春节到了,我终于可以放鞭炮了!那天,我买了好多好多的鞭炮,还有各种各样的烟花,有刺花,有小蝴蝶,有喷花,有金银花,还有好多好多我真是高兴极了,就盼望夜晚快快到来!
我回到家,想起前几天放过的那种烟花,虽然每一个燃放的时间很短,但它们都有一些反推力,我就想:虽然每一个的反推力很小,但是可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土成山啊,我不如把他们的力量集中到一起,来推动一辆‘小车礼花!
说干就干,我从我的工具箱里找来了剪刀,胶条,又准备好一张硬纸壳,两根一次性木筷子,一个一次性纸杯子,一个大刺花,四个小刺花。
我先用剪刀把硬纸壳剪成四个的圆,做小车的轮子,把一次性筷子剪成纸杯那么宽,然后穿过纸杯,再把四个轮子分别装上,车身就算完成了。下一步,在纸杯底部把四个小烟花穿过,用胶条固定住,把烟花绑在车身上部,喷射机部分也就大功告成了!
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去放烟花,我当然是最积极的了,我拿着装满烟花和鞭炮的口袋,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五彩礼花车,向小区的燃放地点奔去。
一路上,鞭炮声声,一支支礼花照亮了天空,把天空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们加快脚步赶到地点,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我们在一个稍微空闲的地方开始放花。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车放在地上,用打火机把引线点燃,只见刺花伴随着辟里啪啦的声音,发出耀眼的火花,我的五彩礼花车慢慢地动了起来,越跑越快,最后像飞起来一样,渐渐地火花熄灭了,小车在远处消失了。
在这个沸腾的夜晚,我们欣赏着天空一朵朵盛开的礼花,放完其他的花,我们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回来的路上,大家都说我的五彩礼花车相当好。等明年,我还要做更多的特别礼花,让大家一起来观赏,给春节增添更多的欢乐!
财神来到我家门,娃娃来点灯,新年这些喜庆的歌曲,在我们还没有放寒假的时候就已经在我的耳边回响,让人感到一种喜庆的气氛。
刚放寒假,妈妈就开始大扫除了!她只要一有空就忙着擦窗户、洗床单,她还就带着我去置办年货。哇!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一个挨着一个!货架上的商品更是琳琅满目!有小孩爱吃的零食,有老人的健康补品在超市,只要你想要的,应有尽有!一会儿工夫,我们的购物车里就装满了年货,推起来可真沉。来到结账区,我们都傻眼了,等待结账的人群排起了几十路长队,就像几十条长龙一样。
除夕之夜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奶奶家。哇!农村的变化可真大呀!以前古老的房屋已经不见了,一座座漂亮的别墅映入我们的眼帘!窄小的水泥路,变成了一条条宽阔的大马路!路边的私家车更是各种各样,宝马、奔驰、奇瑞QQ农民的生活真是过得越来越红火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挂灯笼,我们家也不例外哦!爸爸、爷爷和叔叔在贴春联,妈妈、奶奶和阿姨在做美味的食物,我和小弟弟呢?当然是在旁边凑热闹啦!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团圆饭边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魔术,搞笑的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惊叹不已!当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刻,天空灯火通明,礼花齐放,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映红了大地!人们送走了__年,迎来了__年!
大年初一,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这时,人们初次见面都会互相送去新年的祝福,小孩子的口袋鼓鼓,脸上笑容满满,一个个红包像小兔子一样蹦进了口袋!以后的几天,我们就忙着走亲访友,拜大年!总之,过年的这几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春节,是人们互相祝福的日子,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日子!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一般从腊月初八就开始有了新年的气氛,直至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风俗习惯流传至今。腊月初八正是腊八节,这天人们会熬腊八粥,腌腊八蒜,现今腊八蒜只等除夕当天和饺子一起吃,那么在古代腊八蒜有什么作用呢?
原来,古人会在腊八节这天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中国人总讲个面子,不能杀到人家家里大喊欠债还钱!于是债主就会泡一些腊八蒜送人,欠债的人收到自然心照不宣。古人把腊八蒜当做催债的提示,也是难得的苦心。
腊八节后紧接着小年。小年夜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即汉族的祀灶日。这个节日在各地有着不同的日期:在北方多数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有少数地区是除夕;在一些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泸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都称为小年夜;南京地区是正月十五;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人们把这一天称作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
民间有个传说:灶王爷上天专告人间善恶,一旦哪一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送灶的时候,人们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种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使尽浑身解数来对付他:有的用麻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灶王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王不能乱说话。灶王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
接下来,一连几天我们都要筹备年货,直至除夕当天。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放鞭炮,还要守岁。守岁俗称熬年,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从掌灯时分入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要一直吃到深夜;还有的人家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整宿都不可入眠,至少也要等到第二天凌晨一点才行,即使睡觉也不能脱去衣服。
再过半个月,我们迎来了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这些节日有趣的习俗和来历让我们在快乐中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传承了这些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
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看着这熟悉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元旦节发生的一件趣事。
那天下午,我嚷嚷着想吃汤圆。奶奶在做汤圆时,拿出一枚铜钱神秘地说:这枚铜钱代表着平安,谁吃到它,这一年都会很平安。说完,奶奶把铜钱洗干净,熟练地包进了汤圆里。汤圆捏好后就开始下锅了,不一会儿,汤圆煮好了,圆圆胖胖的汤圆在锅里翻滚着,像在进行游泳比赛。奶奶每碗舀了六个汤圆,象征着六六大顺。我看着这一个个白滑软糯的汤圆,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马上把它们吃完。突然,我发现有个汤圆要比其它的大很多,心想:这里面该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吧?还是交给母亲大人来处理吧。于是,我偷偷地将汤圆转移到了妈妈的碗里。可没想到,妈妈这段时间在减肥,她便又转移到爸爸的碗里。爸爸装出一副悲愤的样子说:我是家里的男子汉,不和你们这些小女子计较。你们不吃,我吃!说完,爸爸硬着头皮往下咽。正当爸爸吃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停下来,奇怪地问:我怎么吃到一枚铜钱?这是谁放进去的?啊!那是平安铜钱!我夸张地大叫起来。随后,我又悲痛欲绝地说:那个汤圆本来是我的,却让你吃了,哎呀,我不干!爸爸却风趣地说:汤圆已被我吃到肚子里了。你如果想要,就爬到我的肚子里来拿吧!爸爸滑稽的语言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我的眼泪也笑出来了。
我喜欢我家这快乐开心的美好气氛!
春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孩子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能够拿到压岁钱,大人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朋友能欢聚一堂,老人们爱过春节,因为春节忙碌工作的儿女能够回家。总而言之,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这一天,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走团圆饭。
家乡有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月刚开始,家家户户就把自家养的猪给杀了,这叫杀年猪。这是图来年家里六蓄兴旺。人们把猪肉分为两批存放,一批放在冰箱里,做年菜时再拿出来,另一批撒上盐,放进瓷缸里密封起来做腊肉,到了年底拿出来时就变得黝黑黝黑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味。
孩子们过年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鞭炮。于是孩子们成了鞭炮店的常客了,鞭炮店有各种各样的鞭炮,琳琅满目,有小蜜蜂,降落伞,冲天炮等,这一排一排又一排的鞭炮使人们应接不暇。孩子们对鞭炮再是爱不释手了,而大人们更美洲的则是大街小巷上的红对联了。
孩子们打打闹闹的玩,大人们慌慌张张的忙。转眼间就到了新年。
大年三十真热闹,一大清早,太阳还躲在云里,人们就开始赶做年菜了。街上都是酒肉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这一天,男女男少都穿上了新衣,门外贴了对联,屋前挂了红灯笼。除夕夜则更热闹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吃饺子,聊家常,打麻将,看春晚。这一晚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年虽过完了,但过年时的快乐还存在人们的心中,在鞭炮声中,新的一天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我们走来。
今天是元旦,全班同学和老师欢聚一堂唱歌、跳舞、讲故事共同庆祝元旦。朋友们欢呼着、叫着、跑着、闹着!元旦节日,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它呢?放鞭炮放、烟花、挂横幅、挂灯笼还是吃团圆饭呢?今天,我们全家要吃团圆饭喽!不到中午吃饭的时间,我就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说请他们老人家去饭馆吃顿好的,和他们商量了老半天,终于是同意了!中午,我们一家人分工明确,我和爸爸开车去接爷爷奶奶,妈妈先去饭馆选好位置或提前点些菜。我们都坐好在饭桌前,我点的都是我最喜欢吃的!比如:长豆角,排骨山药,梅菜扣肉,田螺等等!也许是我点的太多还是因为节省,除了妈妈点了两个奶奶爱吃的菜,也就没在点菜了!盼望已久的菜终于一个个上了餐桌,看的我口水直下三千尺!奶奶好像会读心术,立马说:菜都来了,快吃吧!丫丫。我也就不客气了,拿起筷子就开吃。(不要认为我很能吃或者没礼貌哦)只是那些菜太有吸引力了!烫死我喽!有句老话说的真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为烫,所以开始聊天,我把我们班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都听的开怀大笑!妈妈说:你们还是真人小鬼大!联欢会开始,主持人由班长陈婷宣布节目首先由付如梦和陶震合唱《哦十分钟》许娟娟伴舞,那金嗓子付如梦甜美歌声和许娟娟翩翩起舞,博得同学和老师热烈的掌声。接着由杜城和蔡子豪合唱《曹操》他们歌声嘹亮,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然后,由许娟娟表演独舞《孔雀舞》她那优美的舞姿,和真孔雀开屏一样栩栩如生,看后个个同学赞不绝口。最后由我给大家猜谜语,谜语是妇女解放翻个身同学们立即鸦雀无声,闭眼思考有的摩拳擦掌,时间嘀嘀嗒嗒一分一秒地过去,可是没有一个人猜出来,当我宣布谜底时,同学们哇的一声啧啧称奇。由于时间关系,联欢会马上就结束了,同学们还有很多才艺表演,没有展现出来,大家都恋恋不忘,舍不得离开教室半步,希望这样的联欢会多多招开,活跃同学们的生活,把每星期周会变成快乐的天堂。
转眼间迎来了我盼星星盼月亮般的大年三十。尽管天公不做美,接连几天阴雨绵绵,雪花飘飘,寒风习习,可这却丝毫抵挡不住人们对春节来临的喜悦之情。瞧,窗外鞭炮声,欢笑声,喧闹声,声声入耳,屋内亲友情,邻里情,思亲情,情情牵心。
每年的春节都有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发压岁钱等等的习俗。可今年的春节不一样,因为我做了两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参加捐书活动和写春联。
农历过小年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参加了为山区助学捐书活动的启动仪式。早上雾蒙蒙的,像是给大地披上了薄薄的轻纱,出门感觉凉丝丝的。可我和妈妈不顾寒冷,高高兴兴地来到活动地点——汉阳江滩神话园。
到了目的地,我把早已准备好的一整套儿童文学书交给了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再看看旁边一箱箱的书籍和可爱的我们,我想:山区的孩子收到这些书籍时,他们一定会十分高兴的,也会十分珍惜这些书籍,有了这些书籍,他们可以学到更丰富的知识,春节也会过得更快乐,开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后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要积极参加,帮助他人。
春联是过春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年的春联由我这位书法家亲手挥笔了。这也是妈妈交给我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大年三十,我准备好笔,墨,纸,砚来发挥我的杰作。我先把一张红纸,裁成大小合适的方,条状。接着,我又把砚台里倒上墨,快速地研起墨来,然后把毛笔沾饱墨,就开始动笔了。我先写福字,真是性急吃不了热豆腐!看,笔在手中不听使唤地发抖,写出的字像喝醉酒了似的东倒西歪,使我灰心丧气,狠不得丢下笔不写了。这时妈妈走过来,说:不要丧气,要静下心来,才会写好每个字。我鼓起勇气,袖子一卷,我再一次拿起笔写了起来。嘿,收笔!第一个字——福终于新鲜出炉了。我横看竖看,得意得不得了。
有了好的开始,可不能松懈呀!我暗暗地提醒自己,于是我又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
哈哈,完工!我欣喜若狂地欢呼起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闻讯都围了过来。
国正芳年家图大业人逢盛世民盼小康横批春回大地写得好啊!爷爷带头鼓起掌,奶奶乐得笑呵呵,爸爸妈妈忙着把我的杰作贴起来。
今年的春节真是不一样啊!它让我更加懂事了,不但知道关心他人,还知道做事要有耐心和信心,才会做得更好!
大年三十了,一早晨,便听见劈啪作响的声音。哦,原来是爆竹声;今天是新年啊!这时,妈妈正好来叫我:起来了,一起回老家过新年。
我们身穿崭新的衣和鞋。爸爸穿的棉袄很合他的身材,显得干练、和善。妈妈和我穿着红装,这红色象征新年里的红红火火。因为过新年,我们家的车也被洗得干干净净,我们便一起乘着崭新的车去了奶奶家。
到达奶奶家,我们全家先来祭祖、扫墓。我们端上了菜、摆上了酒,奶奶点起了香炉,烧起了纸,我们一起祭拜,请老祖宗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爸爸在外面放起了爆竹,爆竹声震耳欲聋,带来了无比的喜庆。
开始吃年夜饭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红烧肉象征着红红火火,肉丸预示着一家的团团圆圆我们一家吃着饭,说着祝福的话,爷爷、奶奶给我包红包,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包红包,我们心满意足地吃完年夜饭。
吃完了饭,我们又在婆婆家与奶奶家一起放烟花。放的烟花中我最喜欢的是那五光十色的。起初,烟花很普通,后来它喷出的烟花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美,中间还夹杂着霹雳啪啦的声音。
今天注定是一个洋溢着幸福、充满了欢声笑语的一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福字,而此时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看着一幅幅春联,我不禁想到了新年纳余庆,春节号长春。而大街上的人们都忙着买年货,而有的家长领着孩子在服装店买新衣服。有的则忙着大扫除。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来临。
在千呼万唤中,除夕终于到了,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每一个角落。放眼望去窗外的草地上已经有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嘻戏了。
而大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欢乐地放鞭炮,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孩子都在旁边捂着耳朵驻足观看,鞭炮响完后,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冲到鞭炮堆寻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谁的多。
到了大年初一拜年是必不可少的,每当到亲戚家的时候,主人总会端来一杯冰糖茶,让客人们喝,客人们接过茶一口下肚,那个甜味一下甜到心底,接着小孩们就向主人说着吉祥话,拜完年后主人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包塞进小孩们的手里,此时小孩们不用向平时那样看父母的脸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接过红包,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屋外放烟花,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3——2——1瞬间,烟花四射,仿佛惊雷般的响声出现,一些小孩们迫不及待的跑出来观看,这一看可不得了,天空呈现迷人的景色,再加上灿烂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紫的,黄的,金的,五彩缤纷,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就像在比美似的,只听见一声爆烟花高高的飞起,这五彩的烟花仿佛就印在天上。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一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伴着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重大而喜庆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一般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人们都忙忙碌碌的为这个喜庆的节日做准备,虽然累但心里是高兴的。到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顿年夜饭。从初一开始,小孩子们就跟着大人给长辈拜年。到了亲戚家,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不管谁家都会准备一桌子的好菜。饭后的水果也是少不了的,兜里更是装着鼓鼓的红包和大把的糖果,瓜子,就这样每天都沉浸在春节喜庆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到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的大门口挂上红红的灯笼。火红的灯笼照在人们喜悦的脸上,也照进了人们的心里。
我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在每个民族都有不一样的过法。
比如说哈尼族的春节习俗,春节前几天,哈尼族的妇女就要忙着做一种糯米饼子,供春节的时候享用。而小伙子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在过节这天穿上漂亮的衣服去荡秋千,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又如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在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励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虽然各族人民的风俗不同,但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我爱我的民族,更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