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斗争精神答好抗疫试卷
1949年的春天,在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即将取得伟大胜利,国家和民族命运面临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毛主席率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伟大征程。71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牢记赶考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异成绩。面对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调整部署,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为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此次战疫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时期,面对新情况,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答好抗疫试卷,就必须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勇做抗疫的奋斗者、逆行人,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习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堪称我们党新时代为政之要的点睛之笔。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对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看待自己作为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新的自我定位和目标追求。这一精辟论断突出彰显了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当下,面对新冠疫情,对我们不负时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抗疫工作,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要答好抗击新冠疫情这份答卷,就需要全党上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将全面抗击新冠疫情这个大目标化为一项项小任务,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里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传承斗争精神,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提高过硬本领和抗疫水平,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答好抗疫试卷,传承斗争精神,就要始终保持奋斗姿态。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不断推进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从来都不是在风平浪静、敲锣打鼓中进行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不要散布幻想,不要在精神上解除自己的武装。不作精神准备,就无法教育人民,无产阶级自己也就没有革命干劲。用和平手段也是要斗争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要保持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在抗疫路上,我们一定要把伟大斗争精神传承好,时刻保持奋斗姿态,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重大风险事件的挑战。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
答好抗疫试卷,传承斗争精神,要把握斗争特点。斗争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是为了促进和谐而不是制造对立。时代在发展,斗争在变化。面对新冠疫情,此次斗争在特点上、内容上、策略上、目标上,都与革命年代疾风骤雨式的武装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有很大不同,我们各级党员干部都必须始终遵循党中央的各项指示精神,始终把核心专家的各项建议落到实处,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与使命,让抗疫工作有序、科学地展开。
答好抗疫试卷,传承斗争精神,要提升斗争本领。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抗疫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就必须提高斗争本领。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直面疫情,科学应对。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现在,全国的抗疫工作已经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正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必须直面矛盾、勇于担当,在斗争中学习斗争。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要始终保持跋山涉水的精神状态,做不忘初心的赶考人、攻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高度评价了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时期即将开启,新的伟大征程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新的时期,我们要强化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新形势、新阶段,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强化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一方面,基层党员干部要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刚刚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抗疫精神、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党章党纪党规,从中汲取精神养分,牢记人民至上的理念,涵养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的时期,我们要练就过硬本领。在基层,新矛盾、新问题每天层出不穷,我们必须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克服本领恐慌,补齐能力短板。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切实掌握政策落地落实的各项工作方法及流程,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运用新理论、新政策、新方法做实做细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赢得群众的尊重、支持与拥护。另一方面,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在基层实践中,结合读书学习、求教于民、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的时期,我们要坚持创新思维。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发展的大轮需要创新来引导。当下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未完全消失,国外霸权主义却有抬头趋势,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进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在加速塑造世界。在这样一个变化与创新的时代里,我们更是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接受现在的环境和变化,善于学习,更新技能,勇于创新,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话激励着多少刻苦读书,报效国家的华夏儿女。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富强,十九大的召开,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终将由年轻人变成现实!
青年一代应有本领,才能实现中国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古代由于社会环境影响,重视理学,这种政策,导致读书人只会儒家经典,相对于研究技术工作的人才少,这是我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史明鉴,因此,党和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青年人应学习更多技术和产生更多创新思维,具体表现在科研,创新创业三个方面,科研上,青年科研人员应继承老一辈科学家坚持不懈,造福国家人民,对真理追求的精神,创新上面,精准扶贫,这需要基层青年干部大胆想象。带动农民开发适应产业。为村民带来更多经济收入,把〔资助〕变为〔助人〕,这样才能早日实现全民共同小康之路。在创业上面,应让青年创业者发挥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灵魂和动力,在2025中国制造的产业革命和共济性结构改革的浪潮中。青年一代创业者,应像下南洋的创业者,一样,抓住时代脉搏,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早实现中国梦
作为共和国的新生力量,我们青年应该怎么做?
中国青年应有理想,才能实现中国梦。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历史和国家选择了我们。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学生应有理想。那么怎样才算有理想?高谈阔论,纸上谈兵可以吗?不!这不是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青年一代应该认真学习,刻苦奋斗,把自己投身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达到与学习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高度,才能塑造人的理想,才能实现我国伟大复兴之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终将由青年人变成现实,我们青年人应争做时代的答卷人面对民族、国家,寄托给我们的伟大任务,我们应不辱使命,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做出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