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 科技强国的意义(精选3篇)

时间: 2023-11-03 栏目:热点作文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科技强国的意义篇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科技界人士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是对科学家精神的高度概括。

意见的发布意义重大

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司长戴国庆表示,意见的发布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对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意义重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蔡一夫说,科学家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统一的,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意见对科学家精神不仅有原则性的概括,对一些日常行为、特别是公众比较关注的一些行为,例如兼职等,也作出了规定。他表示,作为科学工作者,非常赞成这些规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历史时期,发布这样一个意见,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意见既对科学家精神进行了准确概括,明确提出了该弘扬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也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这不仅是我们从事科研活动的准则,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说,此次意见对创新精神作了进一步深入解读,要求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要强化担当作为。这是新时代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科技工作者们纷纷表示,时代赋予科技工作者更重大的使命,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以意见的要求为准绳,时时自省,要不忘初心、戒骄戒躁、努力进取,争取在各自的科研领域作出重要创新成果,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提供可靠的科技保障。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作风学风是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

戴国庆表示,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科技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作风学风建设摆在事关科技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将会同各有关部门针对引发作风学风问题的原因,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作风学风和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表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要有求实的精神。科学最讲求严谨,最讲求踏实,容不得一点点的马虎和心浮气躁。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只有不断地拼搏进取,不断挑战一个又一个高峰,才能始终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所以,做科学研究,绝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一定要常到一线去,沉得下心气、耐得住寂寞,有百折不挠的韧劲,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对科技界的学风问题一直很关注。意见提出的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等,都说到了问题的点子上。他认为,学风问题很复杂,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内因就是科研人员本身,对科学精神认识存在欠缺;外因则是学术共同体的影响,即群体学风,存在着各种小圈子现象,如项目和头衔帽子评审时的各种打招呼、托关系等。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某种程度上讲,与当前的评价体系有关。

意见指出,要坚守诚信底线,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要把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主动发现、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并视情节追回责任人所获利益,按程序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实行零容忍,在晋升使用、表彰奖励、参与项目等方面一票否决。对于这些举措,刘忠范深表赞同,认为建立学术诚信体系非常重要。他指出,要在科技界建立诚信体系,制定红线,一旦跨越红线,出现学术造假问题,就永远也申请不到项目。真正的科学家是很顾及学术生命的,对他们来讲,信任是最大的压力。此外,还要加大惩罚力度,让学术造假者身败名裂。

让老一代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钱七虎院士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家国情怀,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哪些事情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科技工作者的兴趣和爱好就要向哪里聚焦,这也是一名科学家应有的情怀和担当。也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说,老一辈科学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不灭。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万小朋说:半个多世纪以来,钱学森等科学家是中国科技界的偶像,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我们都应该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公诚勇毅,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特别是当前形势下,面对步步紧逼的外部封锁,我们更加需要时刻学习英雄的精神,牢记榜样的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竞争中,必须迎难而上,除此,我们别无选择!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张雄伟说,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更要强化科技创新的担当作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我期盼进一步深化科技领域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信任为前提、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搭建好科技创新的政策舞台,营造良好学术生态,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家、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大四学生董士涵说:两弹一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隐姓埋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他们用鲜血、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肩上的使命和重任。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更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崇高品德、高尚情操,肩负起时代重任。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科技强国的意义篇2

深刻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我们将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爱国奉献、潜心攻关,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9月11日,科学家座谈会召开,在社会各界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必须打造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本领高强、学风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深挖人才潜力,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形成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引才聚才、育才用才良性循环。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贯彻落实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重要目标要求和致建院7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加快推进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向高端引领跃升,全面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实力,关键要锻造一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承担国家使命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

紧密结合科研实践,建立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现在,我国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紧紧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着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加大投入,鼓励长期坚持和大胆探索,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基础。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

中华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立足科技创新,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意义科技强国的意义篇3

在全球化浪潮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刻关乎国家根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创新发展引领全面发展,这是涉及中国发展全局的一次深刻变革。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鲜明地指出了中国这一现代化航船驾驭变革浪潮的时代走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近200年来,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无不深刻改变世界发展走向、重塑国际竞争新格局。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力消长的决定因素,成为民族兴衰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正是在攸关民族未来命运的历史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做出的历史宣示,是焕发创新这一中华民族最深沉禀赋,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抉择。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抢抓历史交汇机遇期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学科领域发展千帆竞进、百舸争流。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动社会生产力再次飞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历史交汇引发竞争赛场迭加兴起、快速转移,恰与中国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同频共振,两大历史交汇的到来,为我们开启了重要的战略窗口期,机遇难得、形势逼人。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凝聚力量实现跨越赶超的鲜明旗帜。中国正处在科技创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一些重要领域方向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对标世界科技强国,我们有突出优势也有明显短板,把科技界、产业界和全社会的力量凝聚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旗帜下,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可以越走越宽广,以科技创新的迅速赶超实现国家发展的快速跨越。

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具有世界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我们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的机遇,瞄准国际科学前沿,立足国情实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力戒浮躁,执着追求,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挑战前沿科学问题,在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一批原创性突破,掌握一批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中国科技创新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热点作文】栏目
  • 上一篇:当我们仰望历史苍穹作文(精选3篇)
  • 下一篇:平安夜的作文最新(精选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