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拼音,写汉字。
mìqiàoyùn
静()()丽音()
kǎoxiàngqì
烘()小()亲()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奇异的()细密的()
英勇的()俏丽的()
粗壮的()优美的()
僻静的()好奇的()
三、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词语。
1、集市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2、在海洋世界中,鲸是一种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3、她太美了,人们都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4、每天上班、下班的高峰时期,街上的人们都有着匆忙赶路的神态。()
四、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2、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3、难道你不愿意跟我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散步吗?()
五、修改病句。
1、在王刚的生日宴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兴高采烈地走向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1、空间在我的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一只甲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吧。
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请写下来。
3、课文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
“咚咚——”午夜时分,村落中响起了巨大的响声,每一个甲虫都躲在自己的洞穴内,而我,也一样。这个村落是这片草地内最大的一个村落,叫甲虫国。虽然叫国,但在我们眼里比国还大。
爸爸妈妈一直对我说,“当听到飞兽的声音时赶紧躲起来!”这也是国王一直跟我们说的。可是我却想出去和那些魔兽决一死战。很多人和我一样,但不包括大甲虫们。他们的想法是:快跑,别停下!国王也不例外。
第二天早晨,周一,然而我已经十二岁了。当甲虫十二岁时,老师就不会教我们有意思的课了。之后,我抱着失落的心态,与其他甲虫一起去听国王的演讲。其实我并没有专心听,但是当我听到这一句话时,我的眼睛闪闪发光,周围一堆声音,“没听错吧?”“天啊!”“是真的!”好了,这句话就是,“对于飞兽每天来攻击我国的现象,我决定,学校内前五名,将成为我国第一代勇士!”随后回了班后,班主任长角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成绩单,说这上面是初始成绩,也就是说第一天测试的成绩。所有甲虫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成绩单。我的成绩是lv。3,一个叫树桩的甲虫的成绩是lv。1,“难道我真的这么差吗?”他叫道,失望至极。还有一个甲虫名叫极,他的成绩是lv。5!喔,极居然等级那么高!一天的课程结束了,回洞穴的路上,我遇见了一个独角仙,名叫迈克。我经常透过夜窗看见他。“那是因为我在打魔兽。”他解释道。为什么我不能打呢?他告诉我,其实他是从很远很远的后院迁移过来的,所以不是本国真实的子民,可以夜晚活动。于是我和迈克约好,今晚到迈克家里去,随行的还有极和树桩。
吃完晚餐后,我和爸爸妈妈说要去同学家一下,他们同意了,可能因为人多,而且太阳还没下山。我冲出家门,往迈克家的方向去。我爬着爬着,忽然大地一震,我被震了个四脚朝天,翻过来,回头一看,是飞兽!
续下集!
教材分析
《草虫的村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组课文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学习本组课文,要求学生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本篇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甲虫音乐家们像灵泉一样美妙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而又分工精细的劳作场景。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作者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的世界生动的展现大家面前。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学过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蟋蟀的住宅》,对昆虫有一些了解,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中学会了一些想象的方法,如配乐朗读中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等,但这篇写关于草虫的文章,学生虽然喜欢,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应在品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亲近自然、观察小虫的生活经历。
以下内容为完整课时的教案,对试讲10分钟起启发作用,所以同学在试讲中遇到类似材料,还必须仔细看清楚试讲要求。仔细看材料进行着重了解。做到熟悉能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正确书写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读中抓重点语句,揣摩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是本组课文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读是语文学习之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文中的乐趣。
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创设情境,以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了探索和向往的激情。同时为体现本单元的重点——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打下基础。到大自然中观察过这些音乐家吗?它们是什么样子,喜欢它们吗?这一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找窍门学会生字新词,调动起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学习生字新词就会轻松自如,而且生字新词掌握的牢不易忘。最后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也为学习下文作了铺垫。
(三)再读课文,体验情趣。
学贵有疑,有疑则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先让学生品读交流,学生谈自己的独特体验,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读相关的语段感情就会充沛、真挚。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及时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想象,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把文本语言串起来,有机训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有大自然的音乐引发体验,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所以我设计了“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配乐朗读全文,使学生再次感知“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再现作者丰富的想象。然后讨论见过类似的情景这个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见闻,使学生明白动物界里的各种有趣的知识,进而增加了对本文的兴趣。小学生习作从模仿起步,本文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最后肥城教育网社区EB3oLu;g)z读写结合,重点要放在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方面。充分鼓励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个性和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引到课外,实现大语文教学观。
板书设计
本节的教学设计非常简单,主要把文章的重点内容按顺序板书出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条理,明晰文章中心。
我愿意牵你的手,一起到走进课文,一起到文本中去感悟,去体会作者带给我们的那份独特的感受。回顾上午的两节课,平实中见“奇”,朴实中见“美”!
平实地导入,真切感受作者想象的奇特。检查课前预习,认真到位的孩子给予鼓励加分,因老师的介入,预习质量有提高;了解作者,了解文体;认认真真朗读课文,梳理文本结构,点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了“我”的心境和“我”的依恋;在此基础上说说课文围绕那句话来写,点出文章聚焦的重点“奇异的游历”,在作者眼里,草虫的村落里,蕴藏着许多智慧,在这快乐天地里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扎实地训练,真切感受作者情感的美好。聚焦“奇异的游历”,训练导图的绘制,指向三个层次,一层作者游历的空间,二层是作者的发现,三层是作者的写法;借助“思维导图”,训练语言文字感悟;拟人、比喻句的体会,朗读比较,抓词语、标点指导读;体会“独特的表达”,训练模仿小练笔,关注作者的行文,引导学生发现每个片段,作者展现了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以第六自然段为例,进行模仿练笔。回扣“奇异的游历”,训练有感情朗读,结构了解,写法关注,模仿训练相对“理性”的解读,情感还是要在“感性”的朗读中体会,在读中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热爱之情;字里行间传递着对大自然平等、和谐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