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6小时41分钟,读完了这个在大一就看过的书。心情也没有波澜起伏,只是像在看一个别人的故事,然后偶尔想想自己的故事。
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年,痛苦眼泪欢乐笑声交织。我的这些年全部在实验里,时隔四年,可我再也没回去过。记忆中实验南边是一大片油菜花田,西边是柿子林,东边是一片荒地视野开阔,很幸运在第一栋楼里度过了初中两年,每到下课就走出教室看看美景,来得及从三楼跑到一楼去捉蝴蝶,上课铃响了冲上去正好。每月都会有露天电影看,周杰伦的大灌篮,汉江怪物都是在操场和大家一起看得,每周六下午都是自由阅读和自由时间,大家会结伴走到海南中学那条路上吃东西。暑期说是去补课,每天都盼着中午时间去溜冰,补课只是幌子。如今,一幢幢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换个市长说什么城市南迁,呵呵。所以,我并不想回去,看什么?看初中真正用来做化学,物理实验的屋子变成教室?考场?难道学生坐在里面不觉得冷吗?看曾经住过的宿舍楼变卖?不是悲愤,只是因有些东西回不去了而难过。回不去的还有人情。我的初中因叛逆而过的有惊无险。
我的高中过的平淡,学自己不爱的东西。可能我不适合这种体制,真的学不进去,存钱买了很多个mp4,被家里收了好几个,都用谎圆,圆不了被打,整夜听许嵩的歌,觉得无比慰藉。
现在想来,真的恍如一场梦。大四毕业,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站台领奖时,我的青春应该是过去大半了,院长的一声丫头,让我当场绷不住了!如今的我特别清醒,虽然还不知道未来的路,但我知道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妈妈不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为我高兴。回忆从前,该放下的是时候放下了,该把握的也不要再轻易放手了!
再见,我们的青春,以后的我们会更好,我们会以更好的姿态,再见!
每当我看见窗外的小鸟,就会不由自主的羡慕它们的自由。小鸟的自由在天空,鱼儿的自由在水中,猎豹的自由在大地,而年少的我们,自由又在哪里?
现在学校实行两周放一次假期,真是累坏了我们,终于经过了两周的煎熬,我们要回家了,我本想回家痛痛快快的玩两天的,可谁知我的计划很快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妈妈给我仅有的两天假期又报了英语辅导班,唉,真是晴天霹雳啊!
有一天,我因为发烧而没有去上辅导班,而是在家休息,退烧后,我写完了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就想趁这个时候放松一下心情,于是我打开了电脑听起了音乐,就当我陶醉其中时,就听见妈妈那轻快的脚步声,我想:妈妈应该会让我听一会儿音乐的,况且我也把作业写完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当妈妈发现我在听音乐时,脸上的笑容立刻烟消云散,就问:“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我点了点头,心里却在默默地记歌词。妈妈又说:“快去复习功课,就要考试了,要抓紧时间去学习。”妈妈的话就像一发炮弹轰到了我军大旗,城市陷落,我就像一个打了败仗的兵,垂头丧气的滚进了妈妈的魔鬼训练营里,不得不抛弃美妙的音乐,来面对狞笑的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历史书……咿咿呀呀的读。
我的生活中除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之外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没有一点点可容我自由分配的时间,甚至上网聊天也要聊与学习有关的事情,没有一点点自由。
我想肯定会有许多像我一样的人,每天的生活都被学习排得满满的,其实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都懂,但只求能给我们一些自由,哪怕只有一点点!
桐华的文字总会让我想起她博客上的那张头像:淡淡幽雅的玉兰花。点点滴滴间尽是质朴,却总给你一低头时刹那的惊喜,没有华丽胜似华丽。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一首低低浅唱的蓝调,但一定会在峰回路转时给你几句哲意的享受,知道这字字句句不只是为了伤秋悲月,你会读到作者的灵魂:蕙质兰心,古道衷肠。言情小说永远会有其市场,因为我们这个情不重不生的婆娑世界,就是这男男女女的红尘纠缠,有人说爱是我们这个世间仅存的正义。我想若一本言情小说,能表达的不仅仅是情欲爱恨,而能写出点人生的宽广,写出现实世界里的真实无奈甚至残酷,又能表达出积极的爱情或人生态度,读者往往能更收益。而不是掉进了一个个虚构的故事里,单纯地入了迷,为了故事而故事,却没有了个人的收获成长。
桐华的言情,其出色就在于不会只局限于主人公间的你侬我侬,要死要活。她想表达的是:我们应先为一个可以为自己幸福负责的人,才能在爱情的双人舞里滑出美丽的的弧线。爱情是生命的锦上添花,不是其全部的意义。“爱”或许是生命的最高意义,情欲不是。
她刻画出的'一个个人物总是有血有肉,真实透彻,没有完美得理想化。这般鲜活的人性描写,不禁让人觉得作者有很不错的心理学阅读基础。加上文字的细腻清雅,在这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主人公罗琦琦的心理成长:她的那些暗恋,学业,情愫,她的那些泪与笑,她的自卑又寂寞,她的坚强又脆弱,她的倔强又细腻;那些和关荷对比下的落寞的感觉会让你感同身受,那些在与亲人关系里的步步互动里让你心疼。她那群性情中人朋友们的身影,连同着读者记忆里:“小虎队”“健美裤”“白娘子”“呼啦圈”八十年代的怀旧气息,一下子就进驻到我们的心里。因为是这般熟悉,因为是这般真实得就像是自己的年少故事,不由就勾出了你心底的一滴泪,叫回忆。
这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真的让我不禁自问:没有了我们的故事,我们会是谁?没有了我们的回忆,我们现会在那里?没有了青春的那场场阵痛,现在的我们,又会是怎样的颗颗灵魂?
对桐大的两本现代故事的喜欢,也源于对“时光”这个议题的兴趣,自己日志里就有一栏叫“写在时间的细缝里”。是的,我们的这些往事,我们这些回不去的时光:灰色的,明亮的,喜悦的,惆怅的,疼痛的,张扬的,苦涩的,甜蜜的,悲哀或是欢喜——怎样才能在消逝的时间的细缝里,给我们点滴的滋养?可以让我们自我救赎或是自我成长?告别青春,挺立为一个个爱自己的个体,它的里面不再有一颗哭泣的灵魂,而是勇敢地接纳生命的全部:无论悲喜;无论过往时光里有多少疼痛的不堪追忆;无论你的阶层背景相貌一切外在的条件桐大在新故事里对此的解读,不会让读者们失望。
如果生命是一个行走的影子如何融入自己的黑暗并持有那追寻光的勇气;如何面对回忆里的些缕往事;如何面对那年少时代的疼与喜;如何在片片情事里步步前行继而成长——那些灰色苦涩而又甜蜜的懵懂暗恋;那些所有长在七八十年代的我们,共有的流行记忆;那些敏感于老师句句评价的岁月:到最后我们关注的不再会是主人公,最终在曲终人散时,与谁携手离开了青春的舞场:爱了谁而又忘了谁,把谁压在了记忆的箱底,又把谁铭成了心头的一粒朱砂。在阅读中我们怀旧着进行了一场成长的洗礼,进而更关注的是这种蜕变本身吧。
一切的一切,请您不妨一盏香茗,来品品桐大的这个故事。
相信它会席卷青春成长小说多年的沉寂而来,索要你心头的那缕触动并眼角的一滴清泪:
勾起的触动叫青春的疼痛;
淌下的清泪是回忆的重量;
甜的苦的,个中滋味,只有长大的自己,最懂。
你不得不去感叹这世事无常,春秋转换之间,那些原来不经意间经历过的点滴,后来偶然间想起突然会让自己无比怀念。这是我无数个日夜里最常做的事,我会偷偷想起那一段段的嬉笑言开,自然也释然了那些日子里惊心动魄无法放开的事,或许我该庆祝自己的成长,或许我更应该悲叹逝去的光华,再或许,我的心绪只是庸人自扰。我也会悄然写下一段文字,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神经质的疯子。丢开束缚我的一切,带着阳光和雨露,终于还是没能赶得上最绚烂的那一缕芬芳。
我会记起小时候经常爬过的土堆,那后来再没遇到的安逸;我也时常想起那些年积攒了好久好久的那些被我精心砸开的啤酒盖;我走的时候,是不是把它们轻轻保存在那些纯真的年代。
那座四面环山的小村庄里,那所破破烂烂却无比可爱的村学,还有那一毛钱一片的辣片,那些最廉价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后来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想望里,在每个大课间准时响起的《回家》,现在偶尔在街上听到,总会让我想起那时候的自己。还有两毛钱一把的那种小刀,总是在春天里飞舞在我的指尖,削出各种各样的口哨,吹亮了无数个白天黑夜……
这些东西,也不知何时沉睡在了哪里。
我曾无比热爱的弹弓,揣在裤袋里“横扫”整个巷道的元宝,自然也有纸折的“王八盒子”。我也不记得它们被我藏在哪一段故事了。
在好多寒风凛冽的冬日里,我裹着厚重的,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袄走在打麦场里,寒冬的青霜落满了冻土。那时候大概九岁的样子吧,很穷却拥有无数快乐的我自己,只是后来再也没有去经历几场。
我每天依偎现在无数类似的情景,却没有多少以前的味道,年少的感觉。
那时候不懂时光匆匆……
20xx年11月19日星期六晴
这几天,我和爸爸妈妈有了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在每天中午十二点准时收听“济南经济广播电台”的“流行小说城”节目。通过源源不断的无线电波断断续续地听完了桐华着作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这部小说,这是一部人物单纯、风格朴实、非常贴近现实的一部回忆体小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每当片头曲《童年》响起来,都会唤起爸爸妈妈对美好的学生时代的回忆。我也很喜欢这部小说了,所以我也以这部小说的题目为题目,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慨吧。
小说以朴实而细腻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主人公罗琦琦年少时经历的许多人生坎坷和感情纠结,通过努力奋斗终于考上了著名的大学的感人故事。罗琦琦从一个顽皮、敏感、叛逆的老师眼中的坏孩子,成长为了一个勤奋、有规划、有目标的一个努力上进的好学生。小说还讲述了她的同学陈劲、张俊、小郭等人的故事,他们也做出了或坎坷或精彩的人生之路。
听着这部小说,我感觉小说中的人物就像我们班级中的你我他一样,也有幼稚、也有恶作剧、也有眼泪,还有欢笑、失败和成功……我想:我们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能赢得友谊,并且人生精彩,那就是我希望的人生了。
通过这部小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时光是不会倒流的。为了不给自己的时间留下缺憾,就要珍惜宝贵的年少时光,坚定自己心中的目标并坚强地去执行,行为家长的骄傲、同学的挚友、社会的人才,像罗琦琦那样走好自己的年少时光。
个人觉得写得很好,很写实。
作者把每一个人物感情描述的很真是,有很多的感同身受。虽然没像琦琦一样有那群社会上的朋友,却也有几个很义气的朋友。琦琦和张骏的爱情,是那么单纯,真心,温暖,大家都爱得那么深,想把自己以为最好的东西都给对方,自以为的为对方着想,却把一些温暖的话,想跟对方说的话都深藏心底,希望他懂。可是越在乎,看到他对别人有一丝的好都会吃醋,却碍于面子,都不肯说出来,对方的一点点动静又会触碰自己的心。张骏曾经为了能跟上琦琦的脚步,发高烧的时候都不放弃看书,他曾为了她努力过,变好过,甚至连自己大学能够上一个好的学校,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太爱,琦琦不想张骏以后后悔爱过她,一直保持着理智想督促张骏考虑自己的未来;因为太爱,张骏的不自[]信,直至最后选择分手,放手让她走向更远的地方。可是即使分开了,大家还是互相关注着对方,希望对方能挽回自己,却阴差阳错理解错对方的意思,各自难过。张骏被很多女生甩过,只甩了一个罗琦琦,只是因为太爱。分手后大家都成了对方永恒的记忆,中间隔了整个十年,隔了大家不同的经历,隔了以前的误会,即使想起,也回不去了。
那些天真的畅想诗歌的记忆,那些我们都曾沉醉忧伤的文字,那些曾疯狂追着的义气,青春的日子里,我们曾把琼瑶的桥段当作哲学。而我们正逢青春年少时。
我们该去怎样聆听青春呢?这是一个多么深奥的问题呀!只是这样的问题还未及等来答案,青春就只剩下光溜溜的尾巴了。只好独自一人暗自成伤,看年华悄然逝去,看日落黄昏斑驳记忆。“在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多好,多好的一句话呀!青春无悔,年少轻狂,正逢青春年少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该去怎样去留下这份青春呢?那么,请让我告诉亲爱的你,好好去爱吧,去爱着年少轻狂的青春,去爱着逆光唯美的青春。
青春的年少,我们还涉世未深,纯净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破碎的阳光折射在我们年少的脸庞,无忧的笑声回荡在这年少的耳际。亦喜亦忧,亦悲亦欢,细腻而敏感的心恰如这夏天的天气,亦晴亦阴,亦寒亦热,而正是此时青春已悄然消逝了许多。而余下的青春,我们又该怎样去呵护呢?是的,呵护,当他们也流逝的时候,青春所剩无几。然而答案呢?
“好好学习吧,将青春奉献给成绩!”这一定是大人们的答案!学呀学,那份青春早已被禁锢。年少轻狂,怎可毫无乐趣!珍惜青春,就该将它献给那份青春的轻狂,青春的不羁,青春的无畏。怎可甘心做那只笼子里的鸟儿?青春年少时的眼神里有对未来的向往,有对梦想的期望。他们的眉目间有隐约的忧愁,话语天真,但眼神坚毅,这便是青春年少时梦想的力量!青春不死,梦想不灭,每个少年定有永不消逝的梦想。
青春啊,我该怎样去珍惜你?怎样去释放全部的力量去坚持梦想?像样才能无怨无悔的度过青春?幸好,正逢青春年时,用梦想去交管这永不凋谢的花——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