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我们xx大学xx学院部分同学来到xx省xx市xx镇xx小学,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xx小学的三天中,我们帮助学校拆迁d级房屋,整理装订资料、为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热衷于教育问题和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现将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xx现状
(1)xx简介。xx小学创建于1953年9月,学校位于xx镇政府所在地东南面,距乡政府13公里,坐落在xx村中心,未通公路,从学校步行到村级公路约需26分钟,而步行到xx村中心街则需1。5个小时左右。学校服务xx镇的车马、杏塘、陆野、严堡等五个纯天然的小农村,辖区人口3500人,适龄儿童30多人。校园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有砖混结构教学用房一栋,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有教室六间,办公室两间(其中一间兼做教师宿舍),没有砖瓦结构师生生活用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学校现在有教师11人,开设六个年级,现有在校学生2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xx小学办学效益好,教学质量最高的全县民族教育窗口学校。
(2)艰苦的条件。作为一个在较贫困地区。1、学校师生生活用房紧缺影响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2、交通不便。xx小学位于居民区,道路平坦。3、学校的设备还不完善。4、用水紧张。水龙头只有2个,在村里,人们的生活用水都是靠井水。
(3)师资短缺。办学以来,先后有二十几位老师在这所学校任教,但因环境艰苦,办学条件差而不能坚持。学校也因多方面原因于面临停学。1983年9月,周春生到该校任教后,他以一颗火热的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经过近28年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经营,把学校办成全乡同类学校教学质量最高、办学条件最好、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极具典型的中心学校。但是,全校只有11个老师。
(4)xx的孩子。这里的孩子虽家境不好但都十分懂事,他们活泼热情,尊师守纪,在学习上也表现突出。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全县各类奥数竞赛有20多人获奖。同学们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但却存在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据了解,孩子们在xx读完六年级后,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可从村里出去的孩子,大都遭受到这样一种遭遇,那就是农村的孩子被人瞧不起。唉……
二、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在《中国青年报》上他们被看作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的人。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结合家访以及调查,我们了解到,在xx小学读书的200多名学生中5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哥哥或姐姐常年在外打工,一般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只有农忙时才回家,家里只留下老人在家作家务抚养他们。分析其原因,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外出打工,使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教育需求形成了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留在家里的老人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xx的孩子在周老师的细心关怀和精心教育下,不仅懂事而且成绩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很优秀。
半个月的“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的感触仍然持续着,并且会成为我大学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三下乡”在它真正到来之前就开始影响着我的心情,有时让我异常兴奋,有时又会让我非常的失落。当初报名的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就想着自己一定要通过面试,因为我确确实实把它当一回事了。从最初地填写申请表到扔掉英语四级复习去等面试到落选再到班导推荐重新被选上,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煎熬的过程,最后也终于熬过去了,__月5号我们6点钟就起来收拾该收拾的行李,比如让人崩溃的席子和桶、脸盆,甚至连肥皂洗衣粉都要自己带,虽然会有开玩笑式的抱怨,但我们的内心都是兴奋而又期待的。
根据团省委关于组织开展20__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院团委广泛动员和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理论及政策宣讲、道德实践、维修服务、文艺演出等活动。突出关爱留守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务维修等主题活动。通过对口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促进大学生对国情、省情、民情的了解,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根据对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部署,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协会组织成立了家电义务维修服务小分队。准备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与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大家服务,充分体味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三下乡”活动的内涵。
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初期,带队老师特别召开了全队小组成员会议,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要求。针对活动的主要内容,精心策划,对全体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和素质培训,使大家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大家的斗志和自信心。第一天的动员大会还是很激动人心的,至少对我是这样,当时站在队伍里听着学院书记他们的讲话心里想了很多,比如我这次一定不能白去,我这次一定要带给乡亲们一些东西,知识也好,欢乐也好,希望也好……那个时候的我意气风发,对即将到来的下乡充满着期待……
__月5日,在大家的共同期待下,20__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__体育馆隆重举行,学校领导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大家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尽心为人民群众办事,要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学生志愿者们也在出征仪式上做了表态,表示他们将在实践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受锻炼、长才干,为实践地区人民做实事、干实活,树立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为祖国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思修支教组成员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系列思修课程,力求夯实思政铸魂育人基础,引导学生从德、行、爱党、爱国等各个方面“学思修,悟思想”,培养学生们对党、对国的热爱之情。
八礼四仪:培养学生内外兼修的优质品格
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的需要,更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需要。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是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旺的大事。在此次思修第一节课中,陈秋羽老师为柴湖镇希望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八礼四仪”主题文明礼仪课程。结合着“礼仪”的特定要求,告诉学生礼仪无处不在,并通过实际进行举例,用诗句、故事等方式生动形象的教在场的学生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仪态端庄等做法和技巧。
“在问到他们什么是八礼四仪的时候,没有一位同学知道,让我感到震惊。但在教完他们之后,相信每个同学都已经有所了解并潜移默化,从每一位同学的眼中都可以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在之后的课堂中也有体现出来。”陈秋羽老师说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每个儿童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都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培养学生更应注重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每一位同学做一个内外兼修、明礼诚信的“八礼四仪”先行者。
成长感悟:磨炼学生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每一个人从第一声啼哭到不断尝试、不断懂事、不断长大需要经历许多复杂的过程。此次思修课程鲁xx老师主要围绕“鹬”和“种子”两个故事,给大家分享成长感悟;通过观看视频、课堂互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从而告诉同学们成长的路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借此去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鼓励同学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去勇敢尝试、勇往直前。
采访鲁xx老师时,他说到,高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学习更多本领的时候,他们这个年纪已经告别了顽皮、告别了淘气,需要学会更多的本领,懂得更多的道理,增长更多的见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更多的挫折和困难,想通过这节课告诉大家,成长路上,无论逆境还是顺境都是经历,都会使我们成长。
深厚情谊: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的前行之路
有了“成长”的内容做铺垫,此次,秦家辉老师在成长教育的基础上做了升华,以“亲人、朋友”为主题,开展了一节有关于“情谊”的思修课程。“友谊与成长同行”、“亦师亦友送恩情”、“爱在家人间”等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使得同学们更加体会到了“珍惜”的含义。以此,借这种方式,表达“学会珍惜”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更加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朋友、更要爱自己。
热爱祖国:教育学生知史爱国的家国情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是对每一个中国人做出的要求。“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是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在思修课的最后一课中,王天琦老师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围绕“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为话题,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课程过程中结合着“抗美援朝、抗击疫情、舍身忘己”等故事,用“历史”这门最好的教科书去教育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增强广大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动,让小学生接受生动的爱国主题教育,尽早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拥有更深刻的家国情怀。
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塑造文明乡风的希望,更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此次“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带着爱心与信心远赴湖北,实现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留守儿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并将温暖与希望带给当地的孩子们,坚定他们的理想与信念,让他们为追逐梦想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