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端午节作文(8篇)

时间: 2023-12-17 栏目:话题作文

端午节作文篇1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青州。

青州是古代中国“九州”之一,那里有美丽的云门山,也正是我们的目的地。

驱车来到山脚下,我们换乘观光车上山。在路上,我隐隐约约看见了山顶的红红的大“寿”字,爸爸跟我说:“我们即将爬上去。”路两旁鲜花争奇斗艳,树不大,但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到了山大门,我们买好了票就进去了开始爬,妈妈让我往阴凉地走。天气炎热,过了一会儿,妈妈就气喘吁吁。我说:“肺活量那么弱!爬了不到10米就不行了啊!”到了“观寿亭”,顾名思义,应该从这里看到山顶的“寿”字的,我们看了看,根本看不见,可能是树挡住的缘故。

不知不觉到了一半的时候,妈妈又不行了。我们又休息了一会儿。我一口气喝了一瓶雪碧,爸爸说:“你们看,前面有休息的地方,还有道观,真凉快啊!”妈妈来劲了,一口气爬上了那里。我吃了冰糕,坐在一个地方。无意中往下看的时候,吓了一大跳,哇!!这么高!摔下去命都没了!妈妈上完厕所,我们就继续爬。

一口气终于爬到了顶端,那里有三皇庙,供奉着伏羲、皇帝和炎帝,都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还有玉女祠,外形像道士帽,纯石材建筑,全国仅有三处,建于元朝。站在山顶,沐浴着微风,极目四望,楼小了,人小了,远处有塔、寺庙、农田,不知什么鸟,唱着快乐的歌,在云中翱翔。转下去,看见了“摩崖石窟”,那里有三个洞,里面都有佛的雕像。接着我们又看了一个洞,听人说是无底洞,还有人说里面有蛇,我太矮了,使劲看也没看见。接着我们经过了一个山洞,那里面很凉快。出了洞,我们看见了“寿”字,这个字刻在山崖上,据说是中国最大的“寿”字,号称“人无寸高”,“寸”字有两米多高。这时云门山的标志,我们留了很多影,就下山了。

妈妈在前头,迅速弟跑了起来,我和爸爸都不行了,说:“我们上山行,下山不行。”妈妈让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云台山。

午饭后,参观了青州博物馆。在门厅,摆放着佛头和其他佛的石雕,非常精美。进了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了第一个展厅。先看了青州的由来,接着就是一些古代东西。有动物、兵器等。从照片上看,很多文物出土的时候,都是碎的,经过人们的粘贴才形成的。我发现了一个错误:本来是十二生肖的陶器,可只有十一个,我发现是缺了马。最后我们看了用石头雕刻成的动物,都栩栩如生。我快速转了一圈,到最后的时候,我一转身,发现了一个石头老虎,“啊!”我叫了一声,幸亏不是太大,我迅速的跑了出去。妈妈觉得太热就出去了。我觉得人们为什么要把古代人的墓挖走,多不尊重人啊。

在车上我睡了一觉,到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那里面的股车有大象拉的、骆驼拉的。正当我们看地下殉马坑的马尸和古车的时候,突然有一阵响声,爸爸说,上面是高速路,随时会有车的。我说:“万一车掉了下来呢?”妈妈说:“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今天真开心啊!一是领略了大好河山,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尽管爬山很累,但是只要坚持,就能登上高峰。二是领略了中国灿烂的古文化。身为中国人,应该值得骄傲啊!

端午节作文篇2

过去的端午,总是伴随着许多精彩纷呈的活动。听老人们的讲述,端午节,人们都会在家门前悬挂菖蒲、艾蒿,以求辟邪、求福;酿雄黄酒,大人们喝,孩子们抹,在屋子里淋洒,为的是五毒不侵;缠五色线,挂香包、抓鸭子,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吃粽子、赛龙舟一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二是积极面对生活。

不过,现在的端午,由快节奏生活的影响,许多传统习俗正在逐渐被淡化:挂艾草,可现在人们住在拥挤的公寓中,就算挂了,也少番韵味;赛龙舟,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思来想去,貌似我唯一关心的就是端午节的饮食习俗。

在粽子、咸蛋、苋菜三大美食中,我对粽子情有独钟。

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为被诬陷,含恨含泪,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入汩罗江自杀;沿江的渔民们听说了,都去救他,但屈原最后连遗体也没有找到,人们便用竹筒子盛满米,撒入江中,以寄哀思。后来,这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于是人们便将这天称为“端午节”,而盛满米饭的竹筒就是“粽子”。

粽子在古代称“角黍”。顾名思义,用箬叶折成角锥状,往里面装满黍米,就是粽子的雏形。经过时代的变迁,粽子在广阔的中国版图上走南闯北,各地都留下了它的身影,并衍生出一系列具代表性的风味粽子:广东的枧水粽,安徽的豆沙粽,陕西的蜜蜂凉粽,福建的烧肉粽,内蒙古的奶皮子粽等等。

感谢现代便利的交通运输,也得益于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所有特色粽子都可以在各个省份之间来往穿梭,我也可以对它们一一进行品鉴。和14亿中国人一样,我也粗略地将粽子分为“甜派”和“咸派”。我认为“甜派”的`杰出代表是来自安徽的豆沙粽,“咸派”则是来自福建的烧肉粽。

取这两个粽子,盛一锅水,点火。水由安静逐渐变得好动起来,翻滚着,咕噜冒泡,升起阵阵水气:水开了。这时两个粽子放入,看着他们在滚水中向下翻转,左右滚动,还挺有趣,像小小扁舟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一刻钟后,粽子可以食用了,将粽子捞出,我惊奇的发现,煮了两个粽子,水却几乎没变色,我顾不得烫手,将其中一个粽子的粽线拆掉,剥开碧绿的箬叶,立刻就有一个洁白如玉的小角露了出来,原来所有的香气与味道,都被这箬叶层层包裹,不断在水的冲击下打乱、重组,再升华,又获得了箬叶的清香;尽管只有糯米和红豆两种材料,粽子却为我们提供了三种色彩:糯米纯洁无暇的白,红豆鲜艳亮丽的红,豆沙温和轻柔的紫;一口咬下去,满口浓郁的豆香与甜蜜,糯米也是甜的,但是却浸润了箬叶的清香,甜而不腻;烧肉粽则完全不同,肉渗出的汤汁被箬叶包裹,一滴不少,烧肉与糯米相中和,红亮与洁白,仿佛在你的舌尖跳起了华尔兹,妙不可言。

“甜派”与“咸派”究竟谁更好吃,我也说不清,但是毕竟我是四川人,还是四川自贡人,不得不提一嘴“辣派”。“辣派”的代表:腊肉粽,绝对是辣中之王。但是离奇的是,四川本地的粽子大多偏甜,而所有重油重辣的辣粽子几乎都来自外省,尽管标明是“四川特产”。

最近还听到一种说法:有的粽子是长条或长方形的,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只有三角锥形的粽子在江中不易被冲走,这也就是民族情怀的体现。

端午节作文篇3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氛围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阴历5月七年级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七年级糕、八年级粽、九年级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非常不错吃。

记得每年5月八年级,妈妈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块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所有筹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妈妈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风俗,据了解是孩子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九年级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孩子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块吃;小孩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辉纾大人就会叫孩子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大家说如此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日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季村里的孩子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孩子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日渐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家乡民俗觉得,5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5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任何污染。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据了解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孩子都会缠着妈妈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互联网子。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装进互联网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一般也被染上一圈黄渍。外出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哪个的蛋壳先破了,哪个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孩子子对于鸡蛋非常感兴趣,并非由于他们特别的喜欢吃,而是由于他们特别的喜欢“斗蛋”。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哪个的蛋被撞破哪个就输了,好胜的孩子们玩得可高兴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备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了解也是为了纪念楚医生屈原:“楚医生屈原遭谗不需要,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端午节作文篇4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吃粽子的节日,那天是农历5月初5。

有一天,早上6点50多的时候,窗外听见一阵阵热闹的声音,我被这声音给惊醒了,立即一骨碌爬起床,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天要吃粽子和包子。”我一听,心想:端午节怎么可以吃包子呢?我问妈妈:“妈妈,今天怎么可以吃包子呢?”妈妈笑着说:“唉,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又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我还是不太明白。妈妈换了衣服,妈妈穿着一条黄色的连衣裙,我问妈妈:“你今天怎么这么华丽呢?”妈妈没有回答我,只叫我和爸爸换身衣服,还要漂亮一点。换完衣服,我们去奶奶家玩,我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

到了奶奶家,弟弟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和我一起玩。这时我又想起要去问爷爷,因为爷爷在我们家是最年长的人,而且见识广,我想他应该会知道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包子和粽子?于是我问爷爷,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传说是为了压邪。”爷爷说完这些,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了一个端午节的故事。他说在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以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使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后来,屈原被流放,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到了中午,听说我们有粽子吃,于是我和弟弟迅速地把饭吃完,大人们又给了我们每人一颗粽子。哇,粽子真的很好吃,首先把包在外面的竹叶剥开,散发出屡屡的竹叶香气和糯米的香味,吃起来很有润味。

吃完饭后,爷爷说,今天在一大桥有赛龙舟看,大家一听,都说要去江边观看赛龙舟,我听了也很激动,嚷嚷着也要去看。爸爸同意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大桥的河堤上,河堤上挤满了人,突然听见妈妈说,船来了,我伸长了脖子往远处看,远远的看见四艘船从杨梅洲的方向向一大桥这边划过来,锣鼓声、口哨声,还有水手们整齐划一地划浆声由远而近,距离越来越近了,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也拉开了一段距离,我的心也跟着他们一起划呀划,最后有一艘船赢得了第一名,我们也跟着获胜的人一起高兴得又唱又跳。这时观看赛龙舟的人也越来越多,妈妈怕我们小孩被挤散,赶紧催着大人们回家去,我们两个小孩不依不饶,觉得意犹未尽,求大人们带我们去公园玩,大人们也只好同意了。

在公园里,我们先玩了一个“飞车冲浪”,然后,玩“卡丁车”,再玩“过山车”,最后玩“沙子画”和看“动物园”,动物园里好多人,人山人海。

晚上,有很多菜,有:西红柿炒蛋,鱼,还有一个“全家福”,还有饭后甜点。街上好多人,回家后,我对妈妈说:“今天真开心,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篇5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挂上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和雄黄酒来避邪。还有必不可少的活动:赛龙舟和吃粽子。听说,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这天,最有意思的就是包粽子了。记得我还特地向奶奶讨教过呢!首先,准备好两片泡好的粽叶,折成一个斗状,然后放进糯米,把馅儿夹在糯米中间,在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绳子扎紧。听奶奶说,这个步骤最要紧,绳子千万要扎好,不然就会漏米。在奶奶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心里乐开了花!

端午节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挂上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和雄黄酒来避邪。还有必不可少的活动:赛龙舟和吃粽子。听说,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这天,最有意思的就是包粽子了。记得我还特地向奶奶讨教过呢!首先,准备好两片泡好的.粽叶,折成一个斗状,然后放进糯米,把馅儿夹在糯米中间,在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三角形,最后用绳子扎紧。听奶奶说,这个步骤最要紧,绳子千万要扎好,不然就会漏米。在奶奶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心里乐开了花!

端午节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满街飘满了粽子香。

现在的粽子品种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有方方正正的;有角子尖尖的;还有枕头状的……粽子的馅料更是多!猪肉、香菇、蜜枣……我最爱吃的蜜枣棕。轻轻刨开粽叶,里面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大粽子,这种味道真香啊!让人沁人心脾,垂涎三尺!咬上一口,香甜甜,粘粘的软绵绵,就像吃了棉花糖一样,舒服极了!

吃粽子还有一个来历,是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把粽子丢进江里,希望江里的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以后我每年都要吃粽子。

我爱吃粽子,也爱端午节。

端午节到来了,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看着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

回到家里,奶奶也正在忙着包粽子,我放下书包,就去问奶奶怎么包粽子呢?奶奶说:“你先拿来两片粽叶,做成漏斗形,再把米放到两片叶子里去。然后把一点肉放进去包好,最后,把粽子放在锅上,过了一会儿,就熟了,吃起来又香又甜。”我照着奶奶的话做了起来,我做了一个又一个。该放在锅上煮了,过了一会儿,粽子果然煮熟了。吃起来很香很甜。

我明年端午节还包粽子,更想吃到比这次更香的粽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的。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大诗人屈原还写过一首世界著名的诗,叫《离骚》。

端午节又称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我还知道端午节有挂菖蒲、艾叶、薰苍术、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端午节的时候,在一个大桌子上,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河边,还看见他们赛龙舟。“观看的人真多啊!”我不禁感叹道。“他们划得真快啊,他们比得真激烈啊!”爸爸也说道。

中华传统节日不仅仅只是端午节,还有话多其它节日,正等着我们去了解它们呢!

端午节作文篇6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食粽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端午节作文篇7

又是一年端午节,端午来了又去了。

看到粽子,我总是在不经意间想到了端午。

时光总是过得好快,白驹过隙,一晃即至。儿时总觉得人生的路太长,时间总是太多,总是不紧不慢,没有想得那么多,日子总是悠闲,心情总是舒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是人生中唯一的一段完美与快乐的时光。对于我而言,今年的粽子不比儿时的香。

好怀念儿时的粽子啊,是那么的格外香甜,那么的松软可口,回味悠长。没有今天的食品添加剂,没有进行人工造色,不用防腐,随煮随吃,总是带着片片新鲜粽叶的缕缕清香。

记得儿时每年端午,就和父母一起去外婆家,而去外婆家总是我们兄妹俩最快意的事情了。既好玩,又有好吃的,虽然就是极为简单、极为平常的,一些外婆亲自炒作的地瓜片而已,放到口里嚼起来却是那样的香。

还在出发前,脑海中就已浮现出了外婆的身影,早就依在门口,靠在门框上,用双手搭在眼眶上,做成一个望远镜,两道慈祥、和善和深带笑意的目光向远方眺望,穿过片片田畴,越过那长长的山坳,迎接我们的到来。

终于出发了。一路上,欢呼雀跃,你追我赶,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够的劲了。还只到中途,就已体力不支,连问妈妈,“还有多远?”“还要多久?”真是望眼欲穿,心早就飞到外婆的身边了。

好在爸爸早有准备,挑了一副竹蔑制作的`箩筐。连忙跳入箩内,一路悠悠晃晃。一时兴起,在箩内欢歌笑语,一路欣赏风景,一路唧唧喳喳,指指点点。兴致一来,还故意攀着箩筐的绳子晃来荡去,全然不顾爸爸的汗水在白花花的阳光下默默流淌,晶莹发亮……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一段十八里的路程,十八道山弯弯,好似过了几日的时光。可以嘘一口气,我们终于见到外婆了。外婆早就靠在门框上,看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洪儿,怎么才来呀?”

此时外婆正在锅里煮第一锅粽子,锅内水声鼎沸,还在屋外几十步外就已闻得那一丝丝沁人心脾、烂熟于心的清香。

于是,我们又吵着外婆“我们也要做粽子!我们也要做粽子!我们也要做粽子!”。外婆连连应声道,“好!好!好!”,于是我们兄妹两人和早就到了,乱作一团,满屋乱窜的表兄表妹们忙拿起砍刀,跟随着外婆到屋后的堪上,砍取扎粽子所用的棕叶,再摘来粽片,清绿绿的一片片粽叶子,摘后用剪子去掉尖尖的顶角,剪平叶头,然后一片片放入脚盆中用清亮亮的山泉水一泡,仔细清洗后,更加地绿得闪闪发亮。

当外婆调制好经浸洗后的山糯米后,一端出盆子来,刚一现眼,我们就跳了起来,抢着围拢过去。我们早就急不可待了。学着外婆的样,“鬼画符”般的扎起粽子来。有的是全然扎不拢去,翻来覆去就是不像一个粽子,有的是扎得稀稀松松,一下锅煮就散了。外婆也不责骂,总是笑意盈盈,夸我们“扎的好!扎的好!扎的好!”

当粽子出锅后,捞出水面,透着滚荡的热气,剥开清香的粽叶,一个黄灿灿的粽子就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了,不待你张口,口水早就流了出来……

外婆去了好多年了,再也没人亲手扎粽子了。市场买的粽子,已经不再是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放到嘴里,无论如何也品尝不出童年记忆中粽子的那般韵味,那股清香……

现在的孩子和外婆也没有那么亲近了,连一个小小的粽子也吃不出什么味道来了。

平日街头随意可见的粽子,我总觉得没有端午的香,心头总是少了一股端午的气息与韵味。

年年端午,可现在的孩子们似乎已经不屑于吃粽子了。

端午节作文篇8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艾叶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以酒洒喷。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

佩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端午浴兰仪式。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我市阳城县,就延续着这一习俗。在每年五月初五的早上,阳城人会将艾草的汁液涂在脸上,将艾枝插在耳朵上,全家老小爬到最高的山峰老鳔山,迎着朝阳与晨风,让风将耳上的艾枝带走,寓意邪风怨气随风而逝。随后,全家携手来到蟒河,老人为孩子、男人为女人用清澈的河水洗去脸上的艾汁。一代一代的传统流传下来,形成了阳城人独有的纪念端午节的传统。

    【话题作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遵守规则作文(精选19篇)
  • 下一篇:影子的作文(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