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虽美,只有一现;月影虽柔,无法永圆不缺;天空虽阔,不能永葆湛蓝。其实,完美与缺陷这两条线,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会相交的。
上个星期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她说老师最近让细品三国,接着,又叹了一句:“要是诸葛亮能有吕布的武艺,或是吕布能有诸葛亮的智慧,他们的结局就完美了。”仔细想想的确很有趣,但谁都明白,那永不可能成真,每个人都是优缺的组合体,他们自会利用各自的优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所以诸葛亮只能当做智谋之臣,而吕布最多是一员猛将。
我想完美此词不能乱用,因为我们所见的毫无缺陷的事物确实是寥寥无几。人从生下来开始,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其实就是不断完善自己,追求完美,可总是直到离去也没有达成目的。因为伴随我们追求完美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缺陷,所以直到离去的那一天,我们还会有数不尽的遗憾。完美主义者们把完美定为最终理想,他们拼命地想去忘记和掩盖缺陷,可是试图忘记只会更深刻地记忆。理想毕竟是理想,还是飘渺虚无的,远及不上缺陷的真实可触。
维纳斯,是神话中永远的女神,她的美丽无法形容,可她没有双臂,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有人不禁感到惋惜,可有些艺术家却持相反的观点,他们甚至拒绝想象和讨论维纳斯的复原图,宁愿留下她的缺陷美。再回想一下那些伟人:海伦·凯勒,张海迪,贝多芬……身体上的缺陷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他们选择了化缺陷为动力,创造出了那样辉煌的成绩。比萨斜塔的倾斜已成为了它的'“广告牌”,圆明园的破损使我们铭记历史的教训……原来缺陷也可以创造美,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缺陷就是一种特色,一种无法比拟的动力。
既然你已经拥有了这些缺陷,就勇敢地正视它们吧。善待自己,才是正确的态度。只要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又何必在意那些外在的东西呢?
正是因为昙花只有一现,所以我们才会倍加珍惜;正是因为月圆没有几天,所以我们才会团聚观赏;正是因为天空会有阴晴风雨,所以我们才会在喜爱的天气中保持每分每秒的好心情。乐观些说,乐观教给我们珍惜。
从缺陷中也可以领略完美,世界因缺陷而美丽多姿。
生活中,人们总是一味的追求完美,追求没有瑕疵,没有缺陷。殊不知,当事物完美到绝对时,才是最大的缺陷。
窗外的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又是春节之际。盯着窗户上的剪纸,暗暗发呆。鲜红耀眼的颜色均匀地铺满作品,线条均匀一致,层次分明,没有毛边,也没有断裂。一切那么完美,没有缺陷。这是用机器制作的,只需几分钟,几十张剪纸便在最准确的刻刀下剪裁出来。
思绪翻飞,不禁回想起从前剪纸的美好时光。用粗糙的红纸,配上用笔画好的模子,拿针线缝在一起。左手拿纸,右手持剪刀,仔细的钻出一个个小孔,剪裁轮廓,修正边框。剪刀的头很尖,常常不小心刺痛手指,却浑然不知,乐此不疲。奶奶坐在土炕上,我坐在奶奶旁边,粗糙的大手,细嫩的'小手,各自执着一把尖头剪刀。随着红纸的转动翻飞与裁剪下来纸屑的舞动,红纸慢慢赋予了生命,勾勒着写意的花纹,丰盈着朴实的身躯。
咔嚓一声,最后一刀剪完了,大功告成。把红纸与模子分开,铺在玻璃板上,欣赏着自己的佳作,是我最骄傲的时刻。虽然颜色没有那么亮艳,粗细不均匀,甚至还有断裂的线条,也诚然视之若珍宝,捧在手心,爱不释手。每次过年,都要花费一整天来准备剪纸。
看着贴在窗户上的作品,灵动着,跳跃着,与冬雪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过年欣赏自己的剪纸作品,已成了我的一大乐趣。
短短几年过去,科技的发展造就了智能机器,取代了人工,做着高效的工作。没有缺陷,堪称完美。
从前的剪纸刀不知锁在了哪个柜子里面,早已经蒙上了灰尘,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精准的机械刻刀。红纸也所剩无几,躺在角落,取而代之的是光鲜美丽的蜡质红纸。没有缺陷的工具,没有瑕疵的材料,组成了完美的作品。
盯着眼前这冰冷而陌生的剪纸,我不禁惊慌失措。它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没有温度的,纵然它没有缺陷,但它却失去了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人性。再看看从前,自己和奶奶的那些剪纸,就愈发显得温暖,愈发充满生命,散发着人情味。
没有缺陷却缺乏人性的工业品,才是它最大的缺陷!
真正美好的,是人情,纵使它有些缺陷,亦能温暖人心,融化寒冬。
傍晚与母亲散步在锦河边,一阵阵习习的凉风吹走了我一天的烦恼,顿时间天空和心情都变得豁然开朗了。秋天来了,绵绵的细雨迎来了萧瑟的秋,人们不经意间加上了一件外套,夏天就这样草率地迎来了秋,秋就这样含蓄地送走了夏。偶然抬头,看见银杏树栽在河道旁,这才发现长长的锦河全被银杏装扮着。但,这时的银杏看起来有些不一样,细看发现,原来,在银杏叶上还有四分之一的枯黄,和四分之三的墨绿。这时成片的银杏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既有初秋的凄美,又有残夏的盛气。那丝丝入扣的黄,那片片清新的.绿,集夏的活力和秋的风韵于一身,美不胜收。虽然它绿的不纯正——没有盛夏时它那青翠茂盛的风采;虽然它黄的不美丽——没有深秋它落叶满地时人们将它是拾起时的赞美。它是缺陷的。但这时的它也是一种别样的美,比他日的风采更胜一筹。
其实缺陷也是一种美,即使她不如完美,但它美的自然,美的真实。正是因为人有了缺陷,才能突出另一方面的完美:失明的人听力会特别敏锐,丑陋的人不会担心被妒忌,消极的人不会害怕自己得意忘形……其实每个人都有缺陷,缺陷是美的印证,如果一个人是完美的,那么他的缺陷就是没有缺陷。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它的芬芳。
还记得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想“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是让大家刻骨难忘的。灿烂的色彩与迷人的舞姿融为一体,令人如痴如醉。演员们配合的天衣无缝,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有如进入了仙境一般。而这一切都是由聋哑人表演的,这是多么震撼哪!他们是缺陷的,他们不能像健全人的生活那样自如。但正是这种缺陷造就了她们的完美,敢问:有那位健全人有这样的能耐?因此,虽然她们的身体的缺陷的,但她们展现给观众们的又是无与伦比的完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的许多缺陷也是与生俱来的,譬如相貌、身材、脾气、秉性、智商、能力等方面的缺陷,一经形成后,就很难改变,甚至根本无法改变。因此我们要去适应它,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它的另一面就是完美。
昙花虽美,却只绽放一夜;牡丹虽美,却华而不实;维纳斯虽美,却没有双臂。世界上的许多事物,美丽与缺陷往往共存,并因缺陷而彰显美丽。——题记
追求美丽是每个人的天性,然而在追求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遗憾,一个又一个缺陷。就是一个个的遗憾与缺陷,激发人们去不断追求人生的美丽,并成就美丽。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也有雷电轰鸣,狂风怒吼。有美丽怡人的夏威夷,风光无限的威尼斯,也有冰天雪地的两极,不断喷发的火山,惊心动魄的海啸和地震。美丽总是与缺陷共存,并且缺陷彰显着美丽。
也许会有人说:“世界并不完美,多么令人遗撼!”而我要说:“世界因缺陷而美丽!”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天地不分,混沌一团,好似无懈可击,而正是盘古那一斧辟出的缺陷,才辟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女娲补天时,尚有一块没有补全,而正是因为这一缺陷,让大地有了四季之分和风雪雷电;大地东倾,应该也是个缺陷,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缺陷,才有了百川入海,泉水叮咚,江河瀑布,才有了孔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才有了“奔流到海不复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同样,昙花正是因为短暂的开放,才显得美妙绝伦。是的,美丽与残缺共存,而且因缺陷而美丽!
人的一生也一样。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或大或小的缺陷。“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葬花是何等的凄凉。然而正是因为那“花飞花谢飞满天”的景象和黛玉的悲剧,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感人的形像;贝多芬耳聋之后,音乐创作有了质的飞越,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这样纯属精神的音乐;美国的海伦、中国的张海迪,她们都有先天带来的残疾,而她们并没有放弃自己,依靠自己的顽强意志奋斗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们是缺陷与美丽的统一体,身体是残缺的,而她们的心灵或精神是美丽的。她们的人生因缺陷而美丽,因缺陷而辉煌!
我们中学生也会在学习、生活各方面遇到不如意,或“残缺”的生活,我们该怎样面对?要记住:“残缺”才有可能造就你美丽的人生!
一个人走了过去,他走得歪歪扭扭,我便看了他一眼:他少了一只脚!我有些吃惊,残疾人虽不少,但也不常见到。而那个人对我投去的目光并不在意,仿佛已习以为常。我不禁佩服他的勇气和淡然。
不过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是他身体有缺陷,还是我们心里有缺陷呢?
人们会对与自己有异的人产生排斥感。
假使在大街上见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想必大部分人都会对他们异样的肤色与瞳色感到好奇,前去围观甚至议论纷纷。哪怕同为华夏同胞,生活的区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也会遭到排斥。
那么在面对有缺陷的人时呢?或是与生俱来,或是天灾人祸,让他们有了缺陷,这是不幸的事。更不幸的是他们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原本的生活被打乱,还要被其他所谓的正常人在背后闲言碎语。这种不幸也造就了一种“幸运”,那就是他们会经历旁人没有经历过的苦难,从苦难中走出的人能够拥有顽强的意志力。
我家楼下有一家汉堡店,那里的老板是一位叔叔,他没有右手,可他仍然努力地用那只完好的手和那只残缺的手为顾客打好袋子的结。
如汉堡店老板这样身怀缺陷但努力生活的人,值得我们钦佩。而那些排斥甚至歧视别人的所谓正常人,也有缺陷,这种缺陷药石罔效,因为他们的.缺陷是在心里。
有的人看不起残疾人,认为他们没用,活该贫穷困苦;有的人认为他们手脚不干净,不是乞讨就是小偷。这些以高人一等的姿态随意评价别人的缺陷的人,他们缺什么呢?心肝脾胃肾,手脚鼻眼口耳,样样不缺,不过缺了作为一个人本该有的同情心和包容心。
残疾人只是某些身体机能被损伤了而已,他们也是普通人,任何的歧视与排斥都是毫无道理的。谁说残疾人没有用,孙膑不是有腿疾吗?但他最后还是成为了著名的军事家,无人敢小觑。他们即没做伤天害理之事,又并非五毒俱全之人,为什么要得到无端的嘲讽与歧视?
苹果被虫咬过,落下来还是可以解人饥渴。谁又敢保证一生下来就是完美的?
有些人的缺陷是外在,而有些人的缺陷却是内心。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做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到处去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的不完整,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到了沿途的各种美丽。它和虫子聊天,听鸟儿唱歌,向蝴蝶倾诉,数路边的花朵,逗叶上的露珠……沿途它也找到过很多碎片,但都不是原来的那块,所以它还是一路寻找并快乐着。有一天,它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完整了自己,在路上滚动的速度快了,快到它兴奋,但也没了闲暇去领略沿途的各种美丽了。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完整有完整的兴奋,欠缺有欠缺的快乐。一个人真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个可怜的人。因为他没了期待的焦灼,没了追求的艰辛,没了成功的满足。这样的人生并不充实。
虽然缺陷不能等于完美,但何尝不是对完美的另一种诠释呢?因为它不确定,就像失去双臂的维纳斯一样。这时的缺陷,是对完美欲言又止的难以表达,是对完美包罗万象的不尽推测。人们只能依据缺陷的部分去想象和猜测它完整的部分,这样,完美就不再是唯一的,也正由于这不唯一,才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想像。由此,这缺陷演绎出的特殊“完美”,就能引起人们永远的兴趣,给人带来绵绵不绝的'美的享受。
有时候,缺陷不仅不是绊脚石,还可以做垫脚石呢。司马迁不是因为有了宫刑这样的“缺陷”做垫脚,说不定就难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流传;苏东坡不是因为有了黄州流放的“缺陷”做垫脚,说不定就难有前后《赤壁赋》和“大江东去”的佳作出世。
我们应当努力去做到最好,但你却无法做到完美。我们面对的情况是如此复杂,所以无人能始终都不出现错误,不产生缺陷。人人都不完美,也不需要完美。我们可以崇尚完美,但不要因为有了缺陷而烦恼。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改正我们的缺陷或者让我们的缺陷向完美靠得近些。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捕捉你错误的陷阱,你也不会因为缺陷而成为不合格的人。生命就像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输球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自己辉煌的时候。有时候人需要缺陷而不是完美,因为缺陷常能给我们提醒,而完美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你是神吗?如果你说不是,那么恭喜,你肯定有缺陷,是什么我不知道罢了。如果你说是,那么还是有缺陷,因为我知道你不是,而且你已经告诉了我你的一部分缺陷——不够老实甚至是对客观事物缺乏辨认能力。凡人皆有缺陷。
看待缺陷时我们无非两种态度,坦然面对或悲观回避。究竟哪种态度更好呢?
司马迁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了而且不能充分说明本文观点,但作为经典还是援用一下罢。司马迁的缺陷似乎与他著《史记》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也可以说明他在缺陷造成后并未因此失去作为一个男人的信心,也就是说这缺陷他硬扛下来了。没有了因缺陷所造成的悲观,才有了他发奋而著成的《史记》。
贝多芬晚年丧失听觉。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贝多芬面对这个对他而言严重不过的缺陷,依旧没有放弃信念,凭着自己惊人的乐感谱写出了又一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
由上二者不难观之——坦然面对缺陷显然优于悲观回避。
面对缺陷也不是那么简单地面对,方法有时也很重要。面对客观缺陷,该不过来也只能硬扛着,可对于主观缺陷呢?也不能简单地一改了之,其实一些对于一些缺陷加以改造、转化,有时还能变成优点。
周处除三害正是他敢于直面缺陷的结果。但这个故事还没完。他除三害后入朝为官,凭着自己的赤胆忠心,直言不讳深的器重。但正因为如此,得住了一批达官贵人。一次皇帝打仗将周处置于梁王司马彤麾下。梁王派周处到一险境且不给予支援,周处明白这是因为自己曾经得罪过梁王之故,但毅然坚守到底,最终战死沙场。周处的直言不讳源自于他的性格,他原来的盛气凌人只是这种性格的`另一种表现罢了。随着他除三害,已转化为直言不讳这么个优点。同样,他战死沙场所表现出的铮铮铁骨也是从他以往的好斗凶狠演变过来的。
哲学上讲“对于不利于己的客观事物,不能改变它就改变对它的态度”。这句话说得好。引用到本文正相符。是啊!有缺陷——面对它!怎么面对呢?这可要看你了,有时候废也可变宝。
鸟有了翅膀就不再有双手了,牛有了锐角就不再有锋利的牙齿了,可见造物者赋予每一样生物的功能是不齐全的,总会让它在某一方面有所擅长,却有让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缺陷,不至于把完美集中到谁的身上。
但是,缺陷不仅仅是缺陷,它也可以成为一种优势。鸟没有双手,但它拥有翅膀,它的翅膀在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中越来越发达。牛虽然没有锋利的牙齿,但它们啃食的草是它们所有能量的来源。它们在自然界的阻力作用下,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缺陷促进自身的发展。
桂花凝聚了天地的清香却招来了蠹虫,珍珠蕴含了璀璨的晶光却残害了蚌胎。由此可见,优点能带来掌声,但是它也会带来不好的方面。缺陷虽然是坏的,但它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好的方面。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了很多例子是某人因为家境贫寒,努力读书,最后考上某某名校。家庭背景差是一种缺陷,是对人发展有所阻碍,但是,那些勇敢的人,在缺陷中奋勇向前,他们用不利的环境创造动力,用不好的条件锤炼心志。残障人士面对缺陷,遗憾并不气馁,而是将这些当做人生的考验。舞蹈“千手观音”的美好呈现,正是邰丽华等聋哑演员成长的最好标志,她们利用缺陷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勇敢、更坚强。
也许你感叹大海的广阔,但大海是由一滴滴水珠所组成,它很渺小,但当它汇集它的渺小时,才有了浩瀚无垠的大海。因为水珠明白自己有渺小的缺陷,所以才懂得要获得人类称赞需要把自己的渺小汇集成溪流、湖泊、江河、海洋。
缺陷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上的每个动物,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但自然也有优点。有了嘉禾就必然有莠稗,有了凤凰就少不了鸱鸮,这是宇宙间的势,这是宇宙的理,无法避免。
我们身处于这个缺陷世界中,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我们拥有缺陷,我们可以利用缺陷。当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奏《命运交响曲》时,谁会想到他是一位失聪的人;当你沉浸在“千手观音”的舞姿美时,你又何曾想到这是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的神奇女子带来的奇迹?这些有缺陷的人逆势而上,与命运的缺陷相争,做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事。
因此,不用畏惧缺陷,即使我们有缺陷,但是我们可以逆势相争,用缺陷推动自己向前。
世界上之所以没有两件相同的事物,那是因为事物自身存在的缺陷成了他们之间的界线。
也许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比较出色,但谁都会知道自身有什么缺陷,并且在当自己第一次知道的时候,就会将其埋在心底,时刻都会说记着自己有什么缺陷,并且把心和恐惧别人会知道,因此极力的掩饰,却还是事与愿违了。反之,有的人毫不担心自己有缺陷,坦坦荡荡,甚至将将其告白于天下,结果却得到了成功的胜宴。
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生来上帝就不怎么厚道地给他了一张能吓人的脸,但他却从小就有个别人都认为有些不可思议的梦想——当一名演员。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不懈努力,但命运似乎在捉弄他,尽管他再怎么拼命,却屡遭碰壁,所有的导演都不愿接纳他,而且所有人都嘲笑他不自量力,痴心妄想。为什么?就因为他那张不争气的脸!
屡遭挫折和心灵疮伤的他并没有因此而坠落,他开始写自己的故事,用童话来记录自己坎坷的命运。每一个童话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缩影……终于,他的童话被大家接受了,并且成为赫赫有名的丹麦“童话之王”他的名誉不仅响遍了丹麦,也响遍了全世界!
我们敬仰他的才华,但我们更仰慕他抛开自己的缺陷去追求理想的勇气和毅力。他眼里的自己是最完美的,最值得骄傲的。缺陷,那根本就是一粒沙子,微不足道,何以能成为自己追求理想的绊脚石呢?
蚯蚓虽是一种软体动物,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他并没有因自身无骨的缺陷而懒惰,畏葸不前。相反,螃蟹有着强健的筋骨,却只能借助鱼虾之穴生存。
现实生命中并不是我们才有缺陷,许多名人也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轮椅上的提琴家——帕尔曼;伟大的理想论物理学家——霍金;聋人手语主持人——姜馨田;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缺陷,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吓倒,而是凭着自己拼搏与奋斗征服了缺陷,走向了成功。
让我们坦然的面对自己的缺陷,用自己独特的力量去征服。其实缺陷也微不足道,只要我们不放在眼里,勇敢地追求理想,成功也发球我们。
小的时候,我常常喜欢在童话的世界里寻找完美的人生:横扫一切的将军,美丽多情的公主……到年龄渐大时,我发现这样的寻找只能是给自己增加烦恼,因为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物。
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看上去完美的皎月,表面却是坑坑洼洼的;看上去光润洁白的美玉,里面却可能夹着瑕疵。昙花冰肌玉骨,艳溢香融,但它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现的遗憾。还有寒风中傲雪的梅花,花开时没有叶子扶持的玉兰,他们都有不完美,虽然他们全都在极尽自己的价值和内涵。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缺陷,但这绝不能成为悲观甚至失望的借口。只能靠轮椅活动的霍金,却发现了著名的量子理论;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却成为了知名学者;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成了家喻户晓的轮椅作家……这些人虽然都有身体上的残疾,可他们身体残疾了,思想并没有残疾,他们不自暴自弃,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创造了自己的价值,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从这个角度说,他们又何尝不是上帝的.宠儿呢?
有了积极的态度去看待种种缺陷固然已很好,若能把缺陷转化为优势则更是一种智慧。美国人安迪,右手只有4个手指,做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他的梦想,虽然安迪具备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几乎所有的条件,但是各电视台的负责人看到他残疾的手就都回绝了他。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之后,安迪终于被一家电视台录用。在试镜的时候安迪按电视台的意见戴着仿指手套,以最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观众和自身的缺陷,由于安迪真诚、自信、充满魅力的主持,安迪受到了热烈欢迎,成为一名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安迪是个真正的智者,天生的缺陷是上帝给他的不公,这已经成了不可更改的事实,他不仅不以为耻,反而乐观地把这种劣势转化成了优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视缺陷,是成熟的一种表现;走出缺陷,是人生的一种财富。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每个人的身上都存有这样那样的缺口。平凡人总是抱着那个缺口在痛苦,聪明人总是想着办法去补上这个缺口,最有智慧的人总是考虑要抓住机遇走出这个缺口,并让它在生活中开出绚烂的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有缺陷的,但缺陷并不一定是坏事,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茉莉花香气宜人,它没有雍容华贵的外表,但它没有因平凡的外表而受冷落,反而以沁人心脾的清香赢得人们的喜爱。缺陷不仅不能遮盖住美丽,还能铸造美丽。
一个平静的清晨,乌江边,项羽拔剑自刎。项羽的失败,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也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缺陷。但正因为此,才成就了他与虞姬传颂千古的爱情,才给历史留下了这美丽的篇章,才能让我们在回顾历史时拨开战争的硝烟,为这美丽的亘古的爱情热泪盈眶。维纳斯,世间一切美丽的化身。无数的艺术家曾想像出无数双不同姿态的手臂,假想似的安在维纳斯美丽的双肩上,结果他们无不在否定了自己的设计之后感叹,只有那个无臂的维纳斯才是最完美的。
既然万物都逃不过缺陷,那么怎样才能将缺陷变成美丽呢?这就需要一个平和的心境。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已成为丑陋的代名词,他那几何形状的脸,四角形的鼻子,马蹄形的嘴,杂草似浓密的红眉毛下小小的左眼,完全被肉瘤遮住的右眼足以使我们这些读着“触目惊心”,但他是美丽的,他诚实善良的心灵,宽广的胸怀让他美丽起来,美丽的让我们赞叹。他是坦然的,心境平和,所以他美丽。
面对缺陷,你是否准备好了勇气和积极的`心态?简?爱,一个贫穷、矮小、不漂亮的姑娘,但她在面对缺陷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善良、勇敢、执著使我们所喜爱和和传颂。贝多芬,强者的代表,在两耳失聪后,以顽强的意志抵住强大的压力,创作出了旷世佳作。失聪,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小小的缺陷,但对于一个依靠听力生活创作的音乐家来说,也许不仅仅是个遗憾,简直是世界末日,但贝多芬用它的勇气、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告诉自己也告诉是人,面对缺陷,一定要有行动力,有向上战胜它的勇气,有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站起来的信心。
如果飞得高,就会飞到闪电之上。只要有一双翅膀,无论是什么颜色,无论是否残缺,都应努力飞翔,因为,你是生来就有翅膀的,它就在你的心中。
竹有竹的秀丽,松有松的壮美,柳有柳的潇洒,世间万物都各有各的风姿与神韵,但是世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正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一件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通常人们只注意美丽所在,对各种特长与独处赞不绝口,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缺陷,甚至挖苦讽刺这种不足。然而,在我看来,缺陷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缺陷本身就是一种美。
缺陷人皆有之,对待缺陷,越是感到不足,它就越成为你心目中的污点。就像那位十分爱美的女子,对脸上的痣点给予太多关注,在无数次的手术之后,脸上的痣消失了,却留下了一块疤,失去了原有的美丽。
相反,如果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向原缺陷,缺陷本身也会焕发出美丽的光彩。就拿一颗痣来说,长在美人的'脸上,它依然能够称为一颗“美人痣”。所以,缺陷的美丑,不在于缺陷的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待它的角度不同。
缺陷美不只一面,它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看到华山的那种断壁残垣了吗?有人说那是一种缺陷,但也是这种缺陷成就了天下第一险的华山风光:看到树下无名的小草,它没有大树的挺拔,没有鲜花的芬芳,这不能不说是它的一种缺陷,而正是这种缺陷使它逃过了被大风催折腰的威胁。因此,缺陷也是一种美,一种内在的生命之美。
所以,缺陷不应该被置之角落,不应该被人厌弃。它应该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展现自己独特的美丽。就像这位盲女一样,把自己眼睛的缺陷转化为耳朵的神通,转化为对音乐的敏感与天赋,缺陷不能遮住她的美丽,反而给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有价值和意义。
荣获“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美丽女孩金晶就是一个缺陷美的典型事例。她不甘心于自己的缺陷,努力与勤奋使她成为一名残疾击剑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缺陷是否是一种缺陷,就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不甘于担风险,不对生命服输,努力让缺陷成为一种美,就在于我们的坚忍不拔。
缺陷也是一种美,把握住这各美,冰雪能融化,铁树能开花。把握住缺陷美,人生就有了起航的方向,就有了指路的明灯。你就能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
有人说,生活充满了喜怒哀乐;有人说,生活饱含了酸甜苦辣;有人说,生活展现了悲欢离合。这些都是对生活最全面的理解,我们不应对生活中的不快而加以抱怨,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要感谢缺陷,感谢生活中的不完美。
当美丽的春天跟你挥手告别的时候,不必伤心;当火辣的夏天悄悄溜走的时候,不必惘然;当踉踉跄跄的秋天落进彼岸的时候,不必惆怅;当严寒的冬天爬上你的额际的时候,不必惧怕。这正是大自然造物弄人,你也不必惆怅,正是由于大自然中的缺陷,我们才会更加珍惜已有的,为完美而奋斗。只要心中有太阳,就能感受到阳光;只要心中有花香,就能闻到花的芬芳,感谢大自然的缺陷,是它让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
大自然中有失去也有得到的缺陷之美,同样,不管是已尘封的历史还是正跨步前进的现实生活中,也有缺陷而造就的美。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是你可以选择看人的态度,然后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满。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这样的人。
司马迁为历史的画卷上增添了一笔“顽强”的色彩。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真正了解到什么是“缺”,什么是“圆”。他被处以宫刑后仍然顽强的活下来了,身负具大的伤痛以及内心无法磨灭的阴影投身于史学写作中。正是由于他的'“伤”而弹响了史家之绝唱,让后世千秋万代的人瞻仰;正是由于他的“痛”而吟出了“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绝响,让人们百读不厌,正是由于他的“缺”而划上了他人生圆满的句号。
因领导“千手观音”而家喻户晓的邰丽华,她用那残疾的身躯登上了舞台的巅峰,获得了常人都难得到的的荣誉,苦练出了常人都难达到的毅志。正是由于她身体的缺陷而造就了这位舞台巨匠,造就了邰丽华人生途中“圆满”的风景。
生活总是出人预料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隅”这些古代的佳句都说明了这一点,缺陷与圆满不一定是对立的。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缺陷,用它来追求自身的完美。将不利化为有利,正如“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我们也可以说:“缺陷是圆满之母。”所以我们要感谢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