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字路口,我将何去何从?——题记
十五岁了,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感叹:曾独自一人走过多少岁月,如今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高中。尽管还有一年,但足以让现在的自己感到迷茫、紧张与焦虑,我就像一只无助的小狗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听着嘈杂的声音、惊慌失措的不知该往哪走。
忽然回首已逝的岁月,犹如一本铺满灰尘且看似有些沧桑的日记篇
当夜自习放学时,黑夜早已笼罩了大地,只有一轮明月静静地挂在天空。我飞快的骑上车,当来到了那个熟悉十字路口,不由得慢了下来,开始思考今夜,该去向何处。
因为婆婆还住在城里,而我和父母的新家已经大功告成。
小时候,婆婆几乎用尽她全部的精力来照顾我。当时我们家日子不算宽松,还是有点儿紧巴巴的。一家六口人全都住在我婆婆家里。所以老妈就整天早出晚归,为了家里的生计不停地奔波,爸爸他更是一出差就好几个月都不在家,只有婆婆一个人精心的照顾着我,所以从小我就对婆婆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几年后,因为舅舅结婚,一家子又要添人了,好几个人住在一座房子里难免有些不方便。而我家的条件改善了很多,父母为了改善我的居住条件,于是,不那么忙的父母又开始筹建房子,终于在我上六年级时,房子终于建成了。
但是这也将面临这一个问题:我究竟是去哪里住呢?我一个人站在那个十字路口,一边心里还在焦虑的想着,一边脚还在不停的点着。一面是年近古稀的婆婆,一面是年近四十的父母。我独自望着那个十字路口,焦虑的想着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我的心里满是纠结。如果我去了新家。那么婆婆也难免会有点失望,而去婆婆家呢,父母可能就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不愉快,这两种情况都是我都不愿意看到的。
每天,都是同样的故事在上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唯独我却独自在那个十字路口难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曾几何时,在梦中回首,我站在老家的路口,朦胧的人群,不绝的喧嚣,多年前立在那里的木屋爬满了沧桑的纹路。不曾留意的往昔,沉淀出温馨与美好。
记得年幼时,祖母到路口的集市上买菜,转过拐角,一股浓郁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清晨的霞光将旁边鳞次栉比的老屋覆上一层暗淡的黄色,那一边,小吃摊上腾起的滚滚热气在空气里氤氲。
她人已至中年,天天拖着臃肿的身体来到这店门前,炖肉、剁肉,蒸饼都是她一人气力完成。又小又旧的集市,不甚宽敞的街道,整个路口响着她刀落的清脆敲击。“早啊,大娘!买菜吗?”祖母常给我在她那儿买夹馍吃,她热情四溢地招呼着,响亮的声音在秋日冰凉的寒风中振荡,她用刀面铲肉夹于馍,将面馍填得饱满,然后探腰将馍递来,再转头掀起锅盖,热气便笼罩了她的面颊。“给,小子!吃得壮壮的!”她充满笑意地将馍递给我。
曾记得黄昏时豆腐铺传来的水滴的声响,宛如轻轻敲敲击琴键,在人群渐去之时奏起轻快的乐章;仍记得那是萦绕于耳际的风雨声,拍击着人们方才挂起的遮雨布,阴沉迷蒙的天色亦不改往往日的喧嚷,昏暗的灯光印着人们踱步的背影;不知何处又传来了孩子们嘻嘻哈哈追逐时欢乐的笑声……
路口宛如一本翻开的旧书,过黄的书页上画满了路口的一人一景,一个路口便是一段往事,梦寐里无端回想勾引起往日的千丝万缕。
回忆沉淀于往昔,沉淀于故人,沉淀在慢慢流淌的怀念中。
梦中的我踏上老街的青砖,再聆听着鼎沸的人声,再伫立在熙攘的路口。
故乡的老屋旁,是一个十字路口。
那是我幼年上学的必经之路,清晨,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经过路口,总会在路口的那颗老树边驻足一会儿,只为了嗅到它枝头绽放的花朵的清香。
盛夏的时节里,老树苍劲有力的枝桠上缀满了粉嫩嫩的花,那花开得繁密极了,颤颤巍巍地蹲在细小的树枝上,风一摇,便会扑簌簌落下许多花瓣儿,零零落落地撒得满地都是,遥遥望去,倒真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气韵。
每逢此时,我都会卸下背后笨重的书包,顺手丢在路口的长椅上,三步并作两步循着花香疾跑而去。
那花与别的花不同,没有一片片饱满的花瓣,就像是蒲公英那样,丝丝缕缕的,稍有风吹草动便会顷刻化作一缕香魂,在我的眼前烟消云散。我满足地吸了一大口花香,快乐地上学去了。
我的每一天都是由香气开始的。
许是香气太盛的缘故,蓬软的花朵上总是会引来不少的小毛虫,毛虫随着花的掉落也掉在了地上。放学回家,再次经过这个路口,我都会兴奋地踩着花回家时,那黏糊糊的小毛虫总是会粘住我的'鞋底,迈不动步子,如果运气不好,还会摔倒,在一片花海之中,风一吹,就鼓动了我皱巴巴的衣服,吹干了我额头亮晶晶的汗水,带来阵阵凉意。
我的每一天都是以快乐结束的。
好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在生活中感到烦躁的时候,总会不由得想起故乡的那个路口,那棵树,那花香,躁动的心便瞬间沉寂下来,身体里仿佛被注满了新的力量,时刻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起风了,路口的花香顺着玻璃窗吹进了我的鼻腔,醉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