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我非常喜欢躺在草地上仰望着上方的天空。在那自由的时刻,我常常会浮现出爸爸妈妈对我所作的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愁生活的忧虑,也从不过问生活的艰辛。这样的生活常常让我有了在同学们面前自豪的资本:怎么样,我妈妈又给我买来了特步的衣服,你们羡慕吧!而每当看着那些学习刻苦的同学,我总是这样对自己暗示道:没有事的,我的前途我的爸爸妈妈会给我铺好的,我何必要去操心我将来而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呢?直到那朵蒲公英的出现,这一切都改变了。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妈妈带着我去郊外散步。我们独自漫步在家乡的小路间,路边的小花小草们不禁也为这幕所感动,不禁也翩翩起舞起来。安详宁静的环境下,我们任由清风轻抚我们的脸庞,任由金黄的阳光洒遍我们的全身。突然,一个金灿灿的小圆球迎面向我们这边飘过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朵葡公英。
“哇,多美啊!”我不由得叫出了声。
“是啊,孩子,可是如果它不努力向上的话,它本身的美又怎么能让我们看见呢?”妈妈似乎是意味深长地说着这番话。
听着妈妈的这番话,我不由地低下了头。望望四周,一片绿的海洋。“它随风飘荡很久了很久了吧。”我默默地沉思着。这样想着,脑海里竟浮现出它兴奋地从父母的身边挣脱,努力地随风向上飞舞的情景。一点一点,它飞过了平原,飞过了树林,飞过了小河,飞越了高山,直至出现在小鸟的眼睛里,出现在大海的怀抱中,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而这每一次的出现,不正是它生命的真正意义吗?
不知何时,我竟对蒲公英油然而生出一种敬佩,随着这种情感的流泄,我自愧难当,再看看我吧,我时时刻刻都生活在父母的意识当中,直到现在,我不知道怎么去打理我的生活。我不会去搭配自己喜欢的.衣服,更不会洗衣服,饭不知道怎么去烧,衣服破了,我不知道去补,就连摔倒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看自己,想想那朵美丽的葡公英,我生命的美在哪里呢?我不禁在心里这样问自己。
在我的身边,每一处风景都在改变,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身边的风景500字。风景就像一个小生命,每一天都在变,最后渐渐变老。可身边的景色以及万物,都在显示着自己的生机与优美。
早晨,我决定独自去公园散散步。我在公园门前,望着里面的一团团花草树木,我真是像一个急性子,等不急游览公园内的景色了。用神速冲了进去。
每一朵花都在朝我笑,看,菊花对我绽开了笑颜。每一棵树在向我问好,我把这样优美的景色铭记在脑子里,使它不忘记。人们多得要命,还不是要来欣赏景色的。他们也与万物融为了一体。这样的情景到处都有。
我感到有一点的疲劳,坐在树桩上,进入了奇特的幻想,我靠在一棵树上,闻到了一阵芳香扑鼻的香味。也不知道怎么地,就进入了梦乡。梦中的风景绚丽多彩,颜色比彩虹还要耀眼,人们在和植物们合影呢!咦!什么时候狗也出来了。这只狗正在盯着蒲公英,充满了疑惑。猫的眼睛正望着面前的庞然大物——树投以好奇的目光,而在梦中的我呢?还在河边散着步呢!蝴蝶飞在我的手上,仿佛正邀我去与它玩耍呢!
太阳炽烤着大地,蝉叫声唤醒我。我得知此时时已是中午了。人也少了许多,使我多么希望能再次与景物相融在一起啊!
美在何方?我时常问自己。我曾经登上泰山的顶峰观看日出,认为那是壮观的美;曾经与九寨沟清澈的溪水嬉戏,认为那是活泼的美;曾经看过夏天满天的繁星与银河,认为那是忧郁的美……可是,我总以为美是短暂的,稍纵即逝,就像无比绚烂的烟花。
可是,现在我知道了——美在我身边。何以见得?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为各种募捐箱里投掷自己的爱心的老人、孩子——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小学生为老人让座时,老人及周围的乘客对他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时你感觉到的,是不是美呢?当你看到风雨中被压弯了腰的小树苗被“红领巾”一次次扶起时,你感觉到的,又是不是美呢……所以,美是高尚的品德,是每个人所拥有的爱心,美在我的身边。
美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还有一种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当你快乐时,与你一起分享快乐的人;当你难过时,在你身旁安慰你的人;当你成功时,眼角里有泪花的人;当你失败时,眼神里有鼓励的人……不管他(她)是你的朋友、老师、父母或其他,他(她)带给你的,你所感觉到的——是的,就是美。
有人认为美是无限的风光,是画家的风景画,是音乐家谱写的乐章。可是这样的美是抽象的美,而实实在在的美——永远在你的心中!
其实,美是画家的画笔,是音乐家的一个个小音符,是组成壮观美景的每一个部分乃至一棵小草。有时美就是这样微不足道,可是它带给你的却是无比的享受。所以——美在我们的身边。
朋友,不要再长途跋涉的寻找美的真谛,也不要冥思苦想美的真正含义,美是很实在的东西,千万不要把它抽象化。试着向募捐的人、让座的人说声谢谢吧——是他们给你以美的享受;试着向你的亲人、朋友说声谢谢吧——是他们给你以美的感觉!
高尚的品德、爱心、亲情、友情……这些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美,正因为如此,美就在我身边.
今天是元宵节。一大早,妈妈就对我说:“××,今天这样安排,中午我们在家吃汤圆,晚上去姥姥家吃饭,然后大家一起去中山公园看灯,好不好?”我一下跳了起来,大声说道:“好!太好啦!我要和妈妈一起做汤圆、看灯。”吃过早饭,我便和妈妈一起做汤圆。毕竟是第一次做汤圆,我一点也不得要领,妈妈刚将滚开的水泼向米粉,我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和面,结果被烫得哇哇大叫,幸好没烫坏。妈妈熟练地和好面,我又照猫画虎地做起了汤圆,结果不是皮太厚了,就是太薄了,怎么也做不成一个像样点的汤圆。妈妈哈哈大笑,便手把手地教我。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做好的一个汤圆,还真有种成就感。再看妈妈,已做好了三个大珍珠般的汤圆,真让我羡慕。我埋下头认认真真做着汤圆。看着自己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做的汤圆也越来越圆,我这才长长地出了口气。中午,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我心里美滋滋的。在姥姥家吃过晚饭后,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中山公园观灯。公园里全是人,早已成了沸腾的海洋!再看看那些花灯,形态各异,五颜六色,将偌大的公园打扮得美丽极了!我最喜欢那只兔子灯了。只见一只大白兔旁边,蹲着几只可爱的小白兔,它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胡萝卜,栩栩如生,我不禁想上去抱抱它们。大白兔的身上写着“元宵快乐”几个字小白兔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戴着蝴蝶结,可爱极了。还有那粉嘟嘟的莲花灯,旁边衬托着碧绿的莲叶,真漂亮!最有趣的是那“机器人”花灯,它一面笨拙地踱步转圈,一面还手舞足蹈地给大家讲述元宵节的来历:
“朋友们,您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吗?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降落人间,被一个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很生气,就下令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愿看到老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于是,人类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天都要挂灯笼、点爆竹、放烟火。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就禀告天帝说不用放火了,人间已经是一片火海了。为了纪念天帝的女儿,每到正月十五,家家都挂灯笼放烟火。”我不知不觉听得入了迷,原来元宵节还有这么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今年的元宵节,不光是快乐的节日,更是个收获的节日。
一个完全没有免疫力的孩子,在无菌的、与世隔绝的玻璃罩里,通过严密隔离的方式生活了十一年。终于因为一个很小的疏忽,玻璃罩泄漏,孩子感染了自然界空气中的细菌,离开了人世。可见,对于生命的成长来说,外界环境固然十分重要,而自身的免疫力则更重要。同样,对于思想意识尚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在接受和认知外界事物的同时,自身免疫力是必不可缺的。
就拿《红楼梦》来说吧……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通过赋诗、填词、题额、拟对、制谜、行令等等情节的描述,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封建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若我们能因自身的“免疫力”,批判地看待其中带有封建色彩的思想、宣扬儿女情长之类的内容,对中学生来说确实是一部少有的生动的史诗,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于诗词等方面的鉴赏水平。
曹雪芹立意在撰写《红楼梦》的同时,把在小说情节中确有必要写到的诗词,根据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文化修养,模拟得十分逼真、成功,从而让这些诗词也随小说的主体描述文字一道传世。
海棠诗社诸芳所咏,各有个性,互不相犯。黛玉作《桃花行》,宝玉一看便知出于谁手。宝琴诳他说是自己写的,宝玉就不信,说“这声调口气迥乎不像蘅芜之体”,这些话表明作者在模拟小说中各人所写的诗词时,心中先已存有每人的“声调口气”,由《红楼梦》问世后在社会上的反响来看,曹雪芹是成功的。
但是,这部伟大的传世巨著中,却经常流露出虚无悲观的宿命论思想。如小说中出现的石头“无才补天,幻形人世”的荒唐的缘起,还有“太虚幻境”、“风月宝鉴”之类荒唐的情节,甚至出现了神瑛侍者灌溉绛珠草,绛珠仙子欲下世为人,用眼泪还债之类文字。这在诗歌中也有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对部分没有“免疫力”,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的中学生来说,接触了诗中消极颓废的情绪后,岂不会被它侵染,受毒害不浅?
所以,我们必须用所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当我们学过历史、政治,了解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拥有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的方法后,我们就会发现:小说产生的清朝乾隆年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的转折时期;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腐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封建制度行将全面崩溃。作者已在“太平盛世”的表象后,嗅到了封建阶级垂死的气息;他不满现实,而想“补天”,挽回本阶级的颓势,可是,他又看到封建制度的“天”已那么残破,根本无法修补了,所以有这种对世间的悲叹。至于《葬花吟》,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一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而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我认为,这也是由于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地借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同情林黛玉,也应仅仅是把她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作为一个封建礼教的受迫害者。而那种近乎病态的思想感情,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是不合时宜的。
你看到阳光下跳舞的灰尘了吗?在你的书桌前,在你的窗台边,在你院子里天竺树的枝叶间,你看到阳光下快乐舞动的灰尘了吗?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的灰尘……
这是秋日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
拉开窗帘,让阳光透过透明的窗户跳进来,争着挤着充满我的卧室。我打开窗户,闭眼嗅着清晨阳光和晨风的味道,混合着昨夜露水的让人心旷神怡的味道——又是美好的一个开始。
站在未封的阳台上,靠着墙,我享受着清晨的美好。猛然睁开眼,从这个角度,刚刚好看到飞舞的纤尘。我忽而心中一喜,原来灰尘也会跳舞呵!
忽然又想到儿时。那也是一个秋日。
记得当时和邻家的几个伙伴一起游戏,猛然拉开窗帘时,我只觉眼前一片光明,接着,眼中竟看到了无数随阳光落下的、散发着绚烂光芒的灰尘!我一动不动地望着舞动的灰尘,无意识地问身边的伙伴们,你们有没有看到什么?他们愣了愣,摸摸脑袋,转而莫名其妙地看向我,什么啊?只有太阳和墙啊……我心中莫名失望,复抬头望向窗外,真可惜,他们都看不到这美丽的灰尘在跳舞吗?
思绪回转,我又想,也许从那时起,我就发现了灰尘的这个“秘密”了吧?
我双臂伏在阳台上,支撑着脑袋,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徐徐下落于无色空气中的灰尘们。它们时而缓慢,时而加快了速度,时而又不停地翻滚、不停地飞旋而下……微微地带着桂花与菊花香气的秋风忽尔伸手一拂,无数无数细小的灰尘们便纠缠到一起,跳起了双人舞、团体舞……阳光下,灰尘们的小小身体上,反射出极其炫目的七彩光芒,好像春日里天空中传来的最动听的歌似的。我不由地看痴了。
好久好久,直到阳光悄悄溜到院子里的花丛中,我才发现眼睛早已酸涩。闭眼休息了一会儿,再睁开眼时已经不见了那些舞得欢快的灰尘们——它们随阳光和清风散步去了。
不断地变换视角,我终于又看到了活泼灵动的灰尘们。跃下楼梯,一路跟着它们来到院子里。阳光透过天竺的枝叶,落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片斑驳的暗色剪切画。灰尘们仍是耐不住寂寞与黑暗,在天竺的片片绿叶、红叶上,蹦蹦跳跳地寻找阳光的足迹。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眼光却随着快乐舞动的灰尘上跃下跳,左旋右转。
此时此刻,我觉得不光是我的眼睛,连我的心都跟着它们跳起来了,舞起来了。甚至于身体也想在阳光下和灰尘们共舞。
这些可爱灵动的灰尘们!这无与伦比美妙舞蹈!这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
真是美丽的一天。
那个秋日的清晨,我与灰尘们在阳光下邂逅,我欣赏了一场盛大的心与自然的舞会。如今想来,我的幸,也许,应该就是与旁人在此处有不一样的眼光罢了。其实,再微小、再粗鄙的事物,都会有光彩夺目的一面,只是这光芒,需要等一双不一样的眼睛去发现。那时,它们都将显得无比美丽与灵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间万物都会变化。妹妹从小就很贪玩,星期天,我不是看见她在看电视,就是看见她在玩。但是自从她升上了六年级,我就发现她变了,她不在像以前那样贪玩,一放学,她就立刻回房间做作业,就连星期天也整天坐在家里看书。妹妹可能是知道自己快要毕业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贪玩,因此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但是在我看来,她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如同电闪雷鸣,一瞬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使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妹妹不但学习变得紧张起来,就连胆子也变大了,甚至比我还要大胆。一向怕老鼠的她,现在即使看见了老鼠,她也不怕,拿着扫把不停地追着它打,我和妈妈看到后都目噔口呆。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到外婆家去玩,一来到外婆家,我和妹妹就约上村里的几个小朋一起到田里去玩。就在我们回来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只凶恶的狗,它对着我后不停地大叫,还不停地向我们逼来,我们看见了,都冒出了一身汗,就在这时候,妹殊在地上捡了一块石头,然后走上前云用力地向狗扔齿,吓得狗连忙调头就跑。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前在变化,然而妹妹的变化则是最明显的,她变成了一个懂事,勇敢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