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充实·成长
——记2020年历史教学培训
疫情 培训 顺势而为 抱团 成长
其实,每个人都有向上的力量,可是因为向下确实太容易了,所以就消磨了向上的意志,而只要有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有一个历史创造的成长机会,你就不得不成长! ——题记
很幸运,我又被选中做2020年修武县历史培训的培训教师,接到这个任务是2019年的下半年,成长在2019,蜕变在20120 。于是,我的成长历程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一、2019年的精心准备
1.朗读学习法
进修学校的李娜校长召集我们几个培训老师开了碰头会,布置前期的培训工作。
2020年培训的主题是历史核心素养。说实在话,接到这个任务真的是压力很大,因为对于历史核心素养自己确实没有多少专业知识。要想给大家做好培训,必须自己先要深入细致的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李校长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高中课程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书,拿到“干粮”,逼迫着自己开始去啃读。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确实也不清楚不懂,那就隔一段时间再去阅读。后来我发现有本杂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个杂志非常的好,因为这个杂志很权威,上面发表了很多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文章,我抽空就阅读上面的文章。
其实我的脑筋并不是很聪明,但是可能我有一点勤奋,我不是拿着书一目十行的看,而是一句一字的朗读出来,读出来之后脑筋里才有一些印象,我发现“朗读”学习这些专业性强的书籍,这个办法真的很好。确定“水过地皮就湿点”,多次重复的朗读比一遍一遍的看效果要好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
后来在我给大家讲“五大核心素养课标要求”时,那就是我自己私下里把它朗读好几遍,越朗读越顺口,越熟悉,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2.精心备课
给老师们上培训课,除了理论指导外,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选了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结合这一课来分析和指导,历史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
李校长还让我们每个人要给老师们做一个相关的讲座,除了备课上课外,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的讲解核心素养内容,根据自己上课的得失,深入浅出让大家真正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真正做一场高质量的培训。
我们在2019年共进行了三次碰头会,每次每个人都要介绍自己准备的概况,并把自己准备的PPT和大家分享,朋友们也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情况自己再做修改和调整。
真正培训的时间是2020年3、4月份。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在有序进行着,我甚至想好了要用哪个班来讲这一节课,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来年培训的应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每个人都非常都卖力,团队合作的也非常默契。
二、2020年的乱中取胜
1.关于课堂的调整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所有一切的精心安排都被新冠病毒打的一塌糊涂。李校长说:疫情挡不住教师培训,我们几个要想办法将这次培训进行到底。
因为新冠病毒来得突如其来,对于线上的培训我们都是新手,我这个不太熟悉电脑的菜鸟,更上一窍不通。一切都是既新鲜又有挑战性。
压力真是个神奇物!
真的觉得应了那句话:人无压力轻飘飘,有压力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行动力。我先是下载了钉钉,然后就开始请教高手,怎么在钉钉上建立班群,我们几个的碰头会也从线下见面碰头改成了线上的视频会议,大家有什么就通过视频会议及时交流,这个对我们培训教师倒不是个难题,只不过要多一个网络传输过程,每个人发言后,大家要等个2秒后再发言即可。
一下子改成线上授课,我想课堂的专业性和深入性、趣味性都会要求地更高,于是我在理论知识核心素养学习的同上,又加强了这节课的探究,在二次备课时候,我又听了百家讲坛《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学习了很多新鲜知识和很多史料,我再次研读了历史课标,最后再将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论知识和本课融合起来,算是自己精心设计的课要出炉了。
课备好了,关键就是上课。
因为培训是在晚上进行的,学生又不可能晚上同时在线,因而,需要事先实录。
此时线上上课,跟平时上课完全不一样,原来上课面对的是真实鲜活的学生,自己在课堂中走动,谁不认真听讲,你都可以走到他跟前,用手拍拍他的头,提醒他一下;提问学生也很方面,叫着名字或者手一指,这个学生很快就会站起来回应老师。
但是钉钉直播课,必须隔着屏幕去上课,这样的课堂,自己竟然没有真的掌控感?我计划试录三个班。果然,直播时不知是什么原因钉钉竟然出现了黑屏;果然,上课时自己的激情不够;果然,眼睁睁的看见学生的名字,点他名字,而这个学生就是不连麦,不回答问题,好让我心焦;学生终于连上麦了,可就是不发声;这样一喊一联麦,又连不成,课堂时间就白白浪费了。
经过几次上课锻炼,我也有了一些经验,事先让学生点到,来个课前提问热热身等方法,学生融入课堂的速度就加快了。
因为设置的讨论问题比较多,在原来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互相影响;在线上课堂上,学生不能小组讨论了,但探究题还必须解决,于是我采用多点关键词的方法来提示学生,如“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我让学生想想一场胜仗具备的因素,来点拨学生。
新的问题就是新的挑战,我家的阳台就成了我的工作室,一次次的试播和录屏,自己也是“吃一堑长一智”,最后算是拿出一份自己较为满意的答卷。
2.关于讲座的调整
原来进行讲座培训时,我们站在全县历史教师的前面,边播放幻灯片边在一体机前面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得失,因为老师们都认识,所以还是比较轻松的,可以偶尔笑一笑,缓和一下气氛。而现在钉钉培训讲座时间定为是45分钟,现场互动先不进行,所以只有自己唱独角戏了。害怕进行培训时网络出了问题,所以我决定先把讲座事先录屏,现场答疑时再互动。
讲座自己录了四遍。因为每一次录制都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不是语言不太流畅,就是自己后背景没有处理好,还有眼睛乱看,有翻白眼现象,不能一直注视着屏幕;面部表情太僵硬。一切都在考验着自己的应对能力。在讲座录制的时候,我还纠结于自己露脸不露脸,不露脸,自己自由很多,就是看着讲义自己念,老师们也不会知道,自己也轻松许多;但是如果讲课老师不露脸,听众就没有现场感,只觉得是很枯燥的知识讲解,所以我录屏时,就录了两类,一类露脸,一类不露脸,对比后,决定还是露脸比较好。
当然,勇敢地露脸要求也更高,自己要更熟悉自己的课件,熟悉自己所讲的专业知识。要想讲透,就必须把这些知识内化于心。同时语言还要再流利,这个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熟练”,只能是“刻意练习”,果然这样做真的很有效。
真的感觉自己就像一位明星在不断地试播,而且在边讲过程中大脑还要快速运转。周六晚上我要讲课,我在白天还又录了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一次集中思想录过之后,我真觉得脑袋像被抽空了一样,因为真的需要全神贯注。
最后一次的录屏果真成功了!
3.线上培训进行时
为了全县的历史培训,预先我们建立了微信群和钉钉群,班长负责每天在群里公布点到码,负责清点人数;我们讲课老师每天排班,给下一位老师当主持人,负责每天介绍讲课老师,互动时点老师进行发言,负责总结。
真正的培训开始了,李娜校长是第一天,她结合上一次石翠芳老师的示范课,给我们讲解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她深入浅出、语言流畅、讲解清晰;第二天是我的培训,我就有些小紧张,点过名字后,我先播放自己上课实录,时间正好用了40分钟;然后是讲座,这个播放地也很顺利,正好50分钟 ,线上培训最多也就90分钟,剩下30分钟用于答疑讨论互动环节。根据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我有针对性的回答,因为自己准备的比较充分,网络也比较好,周六晚上我的培训圆满完成任务。
每一天结束培训后,我们几个还要召开视频会议,培训者要先总结一下自己得失,其他培训教师要提出宝贵建议,同时下一位培训教师要吸取优点,弥补不足。
我培训的当天晚上,当我的课程结束后,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被吸干的鱼一样,躺在沙发上就像躺在沙滩上,就是疲惫,没有力气,但是非常轻松。懒懒的就这样一直睡到了天亮。眼睛也由于这一段很看手机和电脑非常的干涩。该缓冲和修整了。
相对于刘老师来说,我是比较幸运的,第三天是刘老师的培训,刘老师常年担任九年级历史课,非常有经验,她也下了很多功夫,可是她培训的那天,偏偏她家的网络不好,视频放的效果不好,她又急中生智,自己开始现场讲解,虽然完成了培训任务,但是耽搁了一些时间,听课教师们都在群里安慰她,她真是又焦急又感动!
结束后,刘老师伤心地只想哭,因为这几个月的辛苦就在这一个晚上亮相,她怎么会不难过?
培训还考验着每个人的耐挫折力。
我们几个安慰她,同时又在想如果遇到自己网络不好影响培训,我们该如何补救,最后商讨方案是,培训者要将自己讲课视频放到我们几个的公共群里,一旦一家网络出现问题,其他培训教师要补救,把她的视频、实录负责播放出来。
某种程度上,自己不得不喜欢压力!因为压力真的会使人成长!也许疫情就是2020年给予我的最大压力,但也正是因为疫情,我们这辈才又成长了一截!
成长就在疫情中!
三、特殊时段成长更快
1. 专业劲成长
在之前,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核心素养”,或者说知之甚少,就因为要做培训,自己不仅要知道核心素养是什么,更重要的还要详细讲出来,还必须用课堂的形式呈现出来,理论与实践要想结合,既要言简意赅,还得深入浅出,就这样,在一遍一遍的阅读书籍中,自己有了一些理解,也有了敢张口的勇气;在备课的过程中,更深入的理解了核心素养,也更明确了国家教育的方向,如“家国情怀”“立德树人”。
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想途径有两个,第一:要阅读大量专业类的文章、杂志和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第二:一定要和自己的课堂实践结合起来,这样你会理解的更深刻。所以,我最后总结:学习,实践,反思,再学生,再实践-----这样,就会螺旋式上升。
我想,任何名师成长都是这样的。他们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他们的基石牢固,基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
2.抱团共成长
我们这六个人,是一个核心素养团队,在准备的过程中,李校长这只领头雁在前面领路,她要的是干货。她总是提前超过我们好几步去部署去做;教研室的康老师不断督促,耐心指导;玲利组长的严密安排组织,春红提的好点子,晓晓行动敏捷,她们都让我赞叹,我的电脑技术不行,就不时问问玲利,又问问晓晓,电脑水平一步步地提升;李校长及时召唤,我们几个及时碰面和沟通,虽然,没有真正的坐到一块去研讨,但是视频会议确实没有少开。虽然没有见面时的直接,但隔着屏幕的温暖却时时感觉得到。
就是在这一次次研讨中,更明晰自己应该准备的材料;每天结束培训课程后,我很期待几个人的碰头会,说说自己培训的得与,总结今天,对明天课程及时调整,真是“今日事今日毕”,很有效率。集体智慧是无穷,我就是在大家交流中,有了不少的灵感!而且大家互相鼓励,又让我汲取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抱团,真的很暖!而且,成长更快!
还是很感谢我们县的历史老师们,他们也是这样的积极向上,在培训中,他们认真听讲,真诚提出建议,他们善良又积极,让我们对培训不敢丝毫懈怠。尤其我在主持七年级会议时,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他们都是那么认真,郑岚戈老师私下里还向我请教,真的这些年轻人很上进!我非常感谢他们!
我只想说,并不是我们这几个人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我们提前来到了这个平台,提前多看了一些书,多做了一些准备而已!
每个人都在勇猛向前,我也不禁加快了脚步。
3.时代烙印下的教师培训
谁也不会想到20120年的疫情,会让全国人民足不出户;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的医护人员真正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全国人民是这样的需要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各行各业都要根据自己的岗位特点,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武警、快递小哥、耄耋老人、90后00后,任何人都只能顺应历史潮流,响应时代号召,真诚贡献我们的菲薄之力。
我是一名教师,从教24年,也没有遇见这样大的风口浪尖,既然时代让我以这种方式给老师们做这样的培训,我只有接纳,只有以积极的学习心态和不断实践的方式来提升自己,来让自己承担的培训更完美。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积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人间正道!
有时候,真的很感谢命运的眷顾!我们二实验有一句名言:在这里唯一不能拒绝的就是成长。
今天,我想说在培训队伍中,你不想成长真的很难!当你站在领跑路上,你必须武装自己,自己先跑起来,才能带动其他人奔跑!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加强理论学习,多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这样就会更有效!
不求有多大名气,但求无愧于课堂,无愧于学生,课堂上认真上好自己高质量的课,也许这就是我,一名普通教师对国家的一点家国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