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教学目标
根据“花的结构和类型”这一节在本书中、本章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通过本章的教学,首先要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花的主要部位是花蕊;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使学生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的美德。上述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方面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2、说教学内容
“花”这个器官在植物的分类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被子植物的分类单位中,“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单位,而每科植物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花和果实上。因此“花的结构和类型”不仅是第六章第三节的关键性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不讲清楚花的结构,学生对后面学习“传粉和受精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在第十九章讲“植物的有性生殖”和第二十章“植物的遗传和变异”与花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就是第二十二章中讲“植物的主要类群”时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花是生殖器官之一,与繁殖后代有关,花之所以属于生殖器官,是在于它具有进行生殖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即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花的传粉与受精就在这里完成,花的其他部分都是对花起保护作用或其它辅助作用的。因此,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雌蕊和雄蕊的组成和作用,讲课时一定要突出花的主要部分,即雌蕊和雄蕊,防止学生把花被——特别是花冠看成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学生一提到花,就联想到美丽的花冠,甚至认为没有美丽花被的花,就不是花。这一节内容中有许多学生比较陌生的名词,如花托,花柄、花萼、花药、子房等。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掌握花的结构,认准各结构名称,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本安排了一个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桃花的基本结构和主要部分,以求获得感性认识。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在于有条不紊的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解剖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真正理解花的主要部分,至于有些植物的花,为什么能够吸引昆虫,为什么具有芳香的气味,学生也是感兴趣的,但根据《标准》要求,制作简单介绍。
3、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书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结合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直观性强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积极使用电教手段,我是这样选用教学方法的:(1)、讲授与投影演示结合;(2)、观察与实验结合;(3)、讨论与综合归纳相结合。因为本节教材内容不算太多,课堂内容不是很大,整节内容就是围绕花的结构和分类来讲述,我认为有足够的时间来让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和实验。我首先采用第一种方法介绍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及讲花的分类;然后使用第二种方法指导学生边观察实物边解剖边认识其结构和功能,并区分花的类型,在解剖的时候强调花蕊的结构。
4、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课,设置悬念
首先复习与本节有关的内容,如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组成,让后提问:花是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为什么呢?它是不是进行生殖、繁殖后代的作用呢?要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学习花的结构(引入课题)。
二、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先放几张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花,同时强调各种植物的花形状各异,美丽芳香,五彩缤纷,装扮着大自然,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再向学生说明尽管这些花形状、大小、颜色各异,可它们的结构和组成却基本相似,进而导入新课,这是在黑板上板书:“花的结构”
先布置学生熟悉教材2分钟,我认为,这一环节对生物课教学来说是必要的,因为,根据目前的状况,学生不可能利用课后时间预习生物课,然后放ppt——花的基本结构,教师对照投影片边介绍结构名称,边讲述功能,边板书花的基本机构和功能一览表,尤其注重介绍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和功能,突出强调“一朵花中只有花蕊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讲到种子,学生自然会想到繁殖后代!即与繁殖后代有关系。从而说明花是生殖器官,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接着介绍花的类型。可以结合ppt对学生说,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和桃花一样是完全花,各种花有属于各自不同的类型。同时板书:“花的分类”首先介绍向桃花一样的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称之为两性花,还有水稻花、月季花、郁金香等,同时板书:“两性花”,然后结合ppt介绍一朵花上只有一种花蕊的花称为单性花,如南瓜花、黄瓜花等,板书:“单性花”。最后介绍,有些花不能繁殖后代,花朵上没有花蕊,称为无性花,板书:“无性花”,举例:八仙花、向日葵的舌形花、马兰等。
三、巩固新课
1、利用图片或花的结构模型指定1—2名学生说出花的基本结构,主要部分和他们的功能,学生回答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部分及时指正!
2、观察与实验
每组指定一位小组长分发实验材料用具(花,小刀),再对照书本的实验步骤依次解剖,尤其是观察花蕊的结构。解剖子房观察里面的胚珠,并注意观察子房在花托的什么部位,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解剖,教师来回指导。学生边实验边讨论:为什么说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位?这时估计学生能很快回答出:因为一朵花中,只有花蕊与结出的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所以说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
3、随堂练习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改通常使用的口头小结,而是放放花的结构和分类的图片及文字解说,使学生深刻、牢固的掌握新课。作业:练习册相关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最新初一生物说课稿花的结构和分类,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第3节《开花和结果》第二课时,开花结果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生理活动,因此本节是本章的重点。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动态上来认识植物体,从而学生对于绿色开花植物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就完备了,为以后学习生物个体发育奠定了基础。
2.教学重点及难点:
受精的概念及过程,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两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为,受精作用是花的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而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动态的`过程,内容抽象,不容易直接进行观察,较难理解。
解决方法: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主要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受精作用的过程,理解受精的概念,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变化。把学生观察不到的微观过程变为能够直接观察的宏观过程,把书本上文字描述的静态过程变成动态过程,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转变为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新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从传粉到产生受精的过程
2.说明受精作用之后种子和果实各部分的来源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辨认果实与种子,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勤于动手、善于观察的能力。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所隐藏的相关的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子房结构的贴图,让学生明白花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帮助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通过传粉、受精过程之不易,明白生命之艰辛。结合“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讴歌生命之美丽,从而引入爱花、护花,爱护绿色植物。人与生物圈的和谐共处的哲理,尽在其中。
三: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1.教法分析:
把握《新课标》的核心,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谈话法、讨论法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利用实物观察、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采用探究式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由于本节课中受精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因此自制课件来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从而突破难点。变抽象为形象,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率。
2.学情分析:
花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但对花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还是比较陌生
的,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究其中的奥秘,并且已具备了一定观察、分析、判断、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前面两节的学习中,又亲身体验了绿色开花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因此能够较容易接受本节内容。
3.学法指导: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粘贴图和实物观察,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重点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4.教学用具:
子房结构图,果实和种子实物(若干),多媒体课件(动画:《花的结构》、《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受精过程》、《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视频:《花开了》),四: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