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中数学工作总结(整理6篇)
2023初中数学工作总结篇1
对于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本学期我校数学组成员由上学期的7人减为6人,虽然人数减少了,但是工作量并没有减轻,反而加大了,同时,工作质量也没有因为人员变动降低了,反而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了。
总而言之,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进展顺利,不但超额完成了学期初工作计划内的事情,还圆满完成了校级、县级甚至是市级安排的临时任务。
二、主要成绩
1.接待实习生及置换生两批次共计3人次。
2.批阅教案800余次(平均每位教师每周7节次)。
3.集体备课次总计12次,平均每位教师主备2次。
4.公开课达9次,包括实习生在内,平均每人一次。
5.参与网络培训、校内外外出培训活动达29人次,其中网络培训达18次,平均每人三次(含国家级西南大学中小学教师学科培训6人次,市级远程培训之“评好课”专题6人次、县级信息技术培训6人次),校外培训学习4人次,省级2人次,县级2人次;校内培训7人次。
6.参与校内外听评课100余次,平均每人进20余次。
7.参加校内课赛1人次,获奖1人次。
8.开展学生活动两项,分别是数学基础知识竞赛和数学手抄报大赛,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覆盖全校学生,参与度达100%,发放奖金800余元;数学手抄报参与学生80余人,参与度近20%,发放奖金400余元。
三、经验及体会
经验总结: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教师的素养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本学期在教研工作方面,我主要着手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本组教师的教案进行认真细致的批阅,认真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开张集体备课活动以及听评课活动。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又通过开张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手抄报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体会: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与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听到更精彩生动的课,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又可以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心态,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往后还必须加这方面的研究。
四、存在问题
1.组内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曾次不齐,导致全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都存在差异。
2.组内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尽管有所改观,但仍需努力。
3.组内成员的专业成长速度缓慢,课后对专业知识的自我提升完善观念欠缺。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积极开展各项师生活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
2.继续落实各级相关要求,努力完善组内各项规章制度。
3.加强组内成员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成员的业务水平。
4.努力创建和谐平等的教学工作环境,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协作。
5.努力争取各种大小培训活动,强化队伍建设。
2023初中数学工作总结篇2
圆周角知识点
1、定义: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两条件缺一不可)
2、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推论:
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2)直径(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①常见辅助线:有直径可构成直角,有900圆周角可构成直径;②找圆心的方法:作两个900圆周角所对两弦交点)
4、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补充:
1、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2、圆的两条弦1)在圆外相交时,所夹角等于它所对的两条弧度数差的一半。2)在圆内相交时,所夹的角等于它所夹两条弧度数和的一半。
3、同弧所对的(在弧的同侧)圆内部角其次是圆周角,最小的是圆外角。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知识点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有理数知识点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023初中数学工作总结篇3
1、通过猜想,验证,计算得到的定理: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与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结论:
①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③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3)与等边三角形相关的结论:
①有一个角是60°得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结论:
①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②勾股定理逆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③HL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在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两条特殊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边的距离相等互为逆定理{
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③三角形的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这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角平分线
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互为逆定理{
②在一个角的内部,并且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3、命题的逆命题及真假
①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与条件,我们就说这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逆命题
②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他也是一个定理,我们称这两个定理为互逆定理
③反正法:从否定命题的结论入手,并把对命题结论的否定作为推理的已知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使之得到与已知条件,定理相矛盾,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所以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可以化成aX?+bX+C=0(a≠0)形式称它为一元二次方程
aX?+bX+C=0(a≠0)→一般形式
aX?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叫常数项a叫二次项系数b叫一次项系数
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1)配方法:(X±a)?=b(b≥0)注:二次项系数必须化为1
(2)公式法:aX?+bX+C=0(a≠0)确定a,b,c的值,计算b?-4ac≥0
若b?-4ac>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b?-4ac=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b?-4ac<0则无解
若b?-4ac≥0则用公式X=-b±√b?-4ac/2a注:必须化为一般形式
(3)分解因式法
①提公因式法:ma+mb=0→m(a+b)=0
平方差公式:a?-b?=0→(a+b)(a-b)=0
②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a?±2ab+b?=0→(a±b)?=0
③十字相乘法
例题:X?-2X-3=0
1/111
×}X?的系数为1则可以写成{常数项系数为3则可写成{
1/-31-3
--------
-3+1=-2交叉相乘在相加求值,值必须等于一次项系数
(X+1)(X-3)=o
2023初中数学工作总结篇4
初中数学集合的运算中考知识点集锦
集合的运算知识:它包括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对偶律、对偶律、同一律等。
集合的运算定律
交换律:A∩B=B∩A
A∪B=B∪A
结合律:A∪(B∪C)=(A∪B)∪C
A∩(B∩C)=(A∩B)∩C
分配对偶律:A∩(B∪C)=(A∩B)∪(A∩C)
A∪(B∩C)=(A∪B)∩(A∪C)
对偶律:(A∪B)^C=A^C∩B^C
(A∩B)^C=A^C∪B^C
同一律:A∪Φ=A
A∩U=A
求补律:A∪A'=U
A∩A'=Φ
对合律:(A')'=A
等幂律:A∪A=A
A∩A=A
零一律:A∪U=U
A∩U=A
吸收律:A∪(A∩B)=A
A∩(A∪B)=A
德·摩根定律(反演律):(A∪B)'=A'∩B'
(A∩B)'=A'∪B'
知识拓展:容斥原理(特殊情况):card(A∪B)=card(A)+card(B)-card(A∩B)
2023初中数学工作总结篇5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023初中数学工作总结篇6
基于质数定义的基础之上而建立的问题有很多世界级的难题,如哥德巴赫猜想等。
质数
质数又称素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素数在数论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质数是与合数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构成了数论当中最基础的定义之一。
算术基本定理证明每个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写成素数的乘积,并且这种乘积的形式是唯一的。这个定理的重要一点是,将1排斥在素数集合以外。如果1被认为是素数,那么这些严格的阐述就不得不加上一些限制条件。
概念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叫质数(PrimeNumber)。(如:由2÷1=2,2÷2=1,可知2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2这两个约数,所以2就是质数。与之相对立的是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其它约数的数,叫合数。”如:4÷1=4,4÷2=2,4÷4=1,很显然,4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4这两个约数以外,还有约数2,所以4是合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在100内共有25个质数。
注: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它的约数有且只有1这一个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