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3、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丹道以炼己为始,以温养为终。
5、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6、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7、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8、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
9、治难於其易,去恶於其微。
10、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
11、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1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15、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
16、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1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8、世事千般俱不真,俗缘恩爱最伤身,一刀两断无牵扯,解脱场中作个人。
19、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20、举世但言衰老者,不可修。我则曰:有此一口气在,皆可为之。
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5、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7、修行大抵要聪明,只恐聪明太外呈。
8、积爱成福,积怨则祸。
9、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0、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11、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2、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13、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14、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1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6、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炁回丹自结。
17、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18、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旁,不可以立。
19、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
20、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从此交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1、少则得,多则惑。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5、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
6、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7、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制于蝼蚁,离其居也。
8、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9、百川易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10、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
11、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
1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3、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鸣也。
14、乾坤刚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须以造化,精炁乃舒。
1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16、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17、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18、荆棘须教划尽芽,性中自有妙莲花,一朝忽现光明象,识得渠时便是他。
19、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20、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夫易,广矣,大矣。以言其远,则不御,以言其迩,则静而正;以言其天地之间,则备矣。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4、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5、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6、释正而追曲,倍是而从众,是与俗俪走,而内行无绳。
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
9、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
10、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1、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2、一冲霄汉慧灯明,八卦祥烟霭霭生。九转金丹成玉性,十州琼路坦然行。
13、凡人有呼吸,则有生死;无了呼吸,即无生死。
14、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1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19、盖胎者,非有形、有像,而别物可以成之,实即我之神炁也。
20、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2、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3、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4、资生资始总阴阳,无极能开太极光,心镜勤磨明似月,大千一粟任昂藏。
5、置猿槛中,则与豚同,非不巧捷也,无所肆其能也。
6、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7、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8、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9、只有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1、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12、钩曲之形无绳直之影,参差之上无整齐之下。
13、真橐龠,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14、道之精微,莫如性命。性命之修炼,莫如归一。
15、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16、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体。
17、超俗拔萃之德不能立功于未至之时。
1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9、人方寸之中,丝毫尘埃容不得,稍有尘埃在内,便有无穷人心生出。
20、弗爱弗利,亲子叛父。
1、人人本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摆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2、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
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12、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13、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14、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5、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1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17、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18、仙道以精、霖、神三元为正药。以炼三合一,喻名炼药。
19、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20、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1、修真之道,全是盗天地虚无之气,窃阴阳造化之权。
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致虚极,守静笃。
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8、神住则精凝。精凝则气归,气归则丹结。
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2、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4、欲修大道者,理无别诀,无非神界而已。
1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7、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8、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19、小春天气暖风赊,日照江南处士家,催得腊梅先进蕊,素心人对素心花。
20、要得谷神常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
1、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2、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
4、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6、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7、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0、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11、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2、养形必先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1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4、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能知神气祖,便是得仙人。
15、广车不能胁其辙以苟通于狭路,高士不能樽其节以同尘于隘俗。
16、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
17、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