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通过一详一略的两件具体的事例,在事例中抓住了对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让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第一个事例抓住一个特定的场面,写了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卑微,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持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以精彩的演讲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爱戴。
第二个事例写了林肯就任总统后不久南方发动分裂战争,林肯号召人民结束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两个事例联系紧密,正是这位总统充满爱心,提倡平等,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才会领导人民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因此第一个事例较为侧重,如何通过感悟林肯的演讲辞去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成了本文的重点。如何以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对他态度的变化反衬出林肯高大的人物形象则是难点。
两度当选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生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有一次上语文课,我无意看见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鞋匠的儿子》,好奇心驱使我偷偷地读完它。
这篇课文是写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因为他是鞋匠的儿子,许多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都笑他,羞辱他。我当时真替林肯捏一把汗,他会不会放弃总统的位置?还是另有对策击败可恶的参议员。读完课文,我终于明白林肯非常聪明机智,用自信、不卑不亢的语言让傲慢的参议员输得心服口服。林肯在台上这么说过:"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林肯觉得做鞋匠的儿子非常自豪,一点没有觉得自己出身卑微而羞耻。相反他非常尊敬爱戴贫穷的父亲。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得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要尊敬父母,不嫌弃家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尊敬父母的人。例如:有些农村在城里上学的大学生,乡下父母来看他们,因为父母打扮的太土,就谎称是他们家的保姆。这种行为是多么可耻。
伟大的总统林肯先生都能不忘出身卑微的父母,我们更应该尊敬父母长辈。
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参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鞋匠。
林肯在当选总统后还不忘自我的父亲,还把自我的父亲称为“世界上无人能比的鞋匠”。世界上这样的人真少啊!我以前看过一则报道:一位乡下女孩到城里工作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该怎样把自我的父母接到城里。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头一个想起怎样让父母的环境变好的人,他是有孝心的人。
同时,林肯也是在用自我的心去包容那位傲慢的议员。说到这,我要好好向林肯学习。每一次,我只要听到同学们提到我的外号,并用它编成儿歌时,我就眼睛里充满愤怒地看着她,让她立刻闭嘴,我几乎控制不住自我的脾气,好像什么东西都能让我生气。我也要学着林肯,用心去容纳别人的嘲笑。
是啊!人的家庭出身已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但这出生并不决定你的一生。关键是不要妄自菲薄,自我瞧不起自我。不要否认,不要辩解,坦然应对这一切,真诚地热爱你平凡普通的父母,这样才会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
在生活中,别人的嘲笑、批评势必会削弱人的信心,而每一次嘲笑、批评都是一个考验人是否有信心的选择题,我们没有权利选择跳过这道题,或者放弃,或者坚持,但不能选择逃避。人的自信心,就是在一次次的考验中磨炼出来的。但如果你选择放弃,将失去继续选择的机会,因为机会仅有一次。而成功的人士,往往是那些有信心,经过了所有考验的人。所以我们不管做啥事情,必须要有信心有毅力,才能战胜自已,才能战胜因难,到达胜利的彼岸。
《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讲的是虽然林肯当上了总统,但是有些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们却瞧不起他,因为他只是一个鞋匠的儿子。甚至有的参议员在他演讲前,当着众多参议员的面提醒林肯的出身——鞋匠的儿子。
林肯当时的反应令人拍案叫绝。他不卑不亢地赞扬了自己的父亲做鞋的手艺,并以此自豪,还坦承:"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的那么好。"顿时,所有的嘲笑声都化为了赞叹的掌声。
我非常敬佩林肯,他不以自己是鞋匠的儿子感到羞耻,从而刻意地回避。相反,他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而且让贫穷、困苦的历练成为他竞选总统的基石,打败了许多出身高贵的参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总统之一。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虽然出身于农村,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自卑。相反,他们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非常孝顺,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勤勤恳恳。现在,我的父母都是单位的高级主管了。
正如文中所说:"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