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义: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于《六祖坛经》。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觉道,不是真有什么树。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 物,而有所执著。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若说觉悟了,但觉悟其实它是无形无相的。 【明镜亦非台】:虽说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 所执著,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有还要有个台。 【本来无一物】:本来什么都没有,即没有一个样子,也没有一个图,或 一个形相,所以根本什么也没有。 【何处惹尘埃】:既然什么都没有,尘埃也无从生出了。就是无所住也、 【注释】 这首偈颂主要是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著,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 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著。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 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释义: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4、释义: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
5、释义: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李商隐
7、释义: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
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0、释义: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11、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国风·唐风·绸缪》无名氏
12、释义: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1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
14、
1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题春绮遗像》陈衡恪
15、释义:而这种遗憾会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受之困扰,没有停止完结的时候。 而越是美好的梦却是越容易醒来。
16、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范仲淹
1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8、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梁羽生
19、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2、最爱芳香何处,花落菩提深深,随缘即应,落花潋滟。3、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花落菩提。4、菩提树下三千怨,酒醒今朝换一钱。琅琊烟台亭雨月,怎堪琴瑟泪轻涎。5、菩提洗净铅华梦,世间万象本为空。6、试问菩提当何如?随缘随遇亦随风。7、手捻菩提似念经,目中无物两耳空,8、辛苦不为成佛道,只为菩提早日红。9、菩提一步出世界,安忍娑婆无常心。如法随捻众数子,声声禅定皆净土。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一物,何出惹尘埃。11、我坐色空中,色空我独行。不劳菩提树,无月自空明。1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13、一个愿无量善缘,菩提心永不褪变。14、本结菩提香火社,为嫌烦恼电泡身。不须惆怅从师去,先请西方作主人。15、既悟莲花藏,须遗贝叶书。菩提无处所,文字本空虚。16、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17、识行妄分别,智隐迷是非。若转识为智,菩提其庶几。18、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19、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20、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21、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22、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23、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24、内心真知无价宝,欲识真如,正照菩提路。25、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26、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27、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28、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29、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30、四愿弘深垂教纲,心怀喜舍慈悲。爱河苦海度群迷。水离生灭,彼岸订菩提。31、昏则弥陀成外盗,悟来烦恼是菩提。32、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33、休外觅,识取自菩提。有相身中成锻炼,无为路上证牟尼。34、醒圆明、一点证菩提,功超彼。35、这元初妙有,清虚法体,证菩提位。
20、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摸鱼儿》辛弃疾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蜀顾夐
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
4、释义: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5、释义: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6、释义:所悲者,留己一人苟活于世,“如何同生不同死”,问得痴绝。
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花月痕》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