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想才行。 ——茅盾
2、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作者:爱迪生
3、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书摘
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者:程端礼
5、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词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6、你把所读的和已经知道的联系起来时,阅读马上变得有趣了。——[美]哈维兰
7、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 作者:马克·吐温
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9、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
10、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11、读书就像雄鹰的展翅翱翔,读书就像战舰的劈风斩浪,读书就像瀑布的一泻千里,读书就像逝水的一往无前。
12、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作者:无名氏 出处:中吕朝天子志感
13、百乐无如念书,至要莫如教子。
14、求知是一种快乐,好奇心常识的抽芽。——培根
15、梨子吃了对心脾有害;红枣吃了对牙有害;药吃了对身体有益,但也有副做用。所以,有些书看多了也有害!
16、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1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朱熹
1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9、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
1、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2、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 作者:《对联集锦》
3、人生颇富时机和变革。人最自得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降临。 ——亚里士多德
4、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词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5、美是文明, 美是伶俐 ,美是奉献。
6、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清:朱用
7、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8、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9、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作者:(宋)朱熹
10、心要常虚明而不可热,热则昏矣;非特名利之心不可热,著述之心亦不可热;常湛然朗然,超乎万物之上,而后可以读书,可以著书。——陈灌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2、无人阅读的书籍就好比是一块木头。——托·富勒
13、天才来自勤奋。
14、有的人读书,读了一年两年,觉得读得很少,恨不得一口气把书吞下去,这是不行的。——夏承焘
15、念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对象越少,两者适成反比。念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 叔本华
16、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的回响。——霍姆斯
17、安安份份学习。读完该读的书。想伤心时,痛快地伤心,想欢喜时也同样痛快地欢喜。——米娜
18、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19、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糊口打开了一扇窗户。 ——[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1、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佚名
2、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庄周
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作者:曹操
4、没有比念书更快乐的。
5、发奋识辨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7、沉湎于但愿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8、如果知识是欲望的奴仆,那又跟读书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作者:(清)王豫
10、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11、念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英国·谚语
12、把浮躁的日子过得慢腾腾而扎实的人,是有品位的人。说话仔细,看人仔细,读书仔细,走路仔细的人,都是有品位的人。一个人的品位,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仔细品味其中的味道,不急躁,不敷衍,不潦草,不厌烦,不牢骚,不拔高,也不控诉,淡淡的意思,热爱的眼神。
13、读书范围尽可以宽泛一些。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非专业内的书籍,往往更能突然触发你的灵感,让你尽情享受视野开阔后的愉悦和欣喜。
14、披经阅史,无怠于光阴;雪牖萤窗,每加于悬刺。一顾云
15、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6、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17、把任何的书,从语言文字上着眼去学习研究,这种阅读可以说是属于国语科的工作。阅读通常可分为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在收得内容;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该注重于精读。分量不必多,要精细地读,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于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的神气,并不在乎抄录它的文字。假如这部帖里有一千个字,我们与其每日瞎抄一遍,全体写一千个字,倒不如拣选十个或二十个有变化的有趣味的字,每个字好好地临几遍,来得有效。——夏丐尊
1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19、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王符
2、与时俱进,奋力拼搏。
3、读书不妨逆读,譬如,我们读世界史,第一遍从头读,第二遍从最后一章逆读。因为通过倒逆读书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可以得知其中心内容,进而溯本查源,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反复运用顺读和逆读的方法,就会使学习效果倍增。——福并重雅
4、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6、就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7、教养不在于知识的数量,而在于充分的理解、娴熟地运用你所知道的一切。
8、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曾国藩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邓拓引自《燕山夜话》
11、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翁森
1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13、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作者:培根
14、中华自前明以来,盛行时文,乃以房社体例,变古书面目,为讥者所嗤。鄙意似可不必,不如每人之下,就其全集中,或评论其生平,或摘录其未选佳句,使读者因一斑而窥全豹。——俞樾
15、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作者: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