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听其言而观其行。
9、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以约失之者鲜矣。
12、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1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5、唯仁者能大好人,能恶人。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18、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9、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0、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2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6、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1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4、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5、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从心所欲,不逾矩。
1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0、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骄傲自满只会使自已摔跟头,唯有低调处世,才可能受益匪浅,体味百味人生。
2、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5、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6、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8、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9、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