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礼记》一则(虽有嘉肴),礼记虽有佳肴格言(98句)

时间: 2023-03-10 栏目:好句摘抄

礼记虽有佳肴格言1

1、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实践出真知

4、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5、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

6、《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

7、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8、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9、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10、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1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12、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13、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1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15、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1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7、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1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20、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3、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24、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25、学然后知不足。

26、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27、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28、①本节选自《学礼》。②肴:带骨头的肉。(3)旨:甘美的味道。④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5)困:不通。(6)自反:反躬自省。(7)强(qiang):勉励。(8)学(xiao)学半:意思是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礼记虽有佳肴格言2

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2、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3、即使有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5、注释】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7、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9、其德薄者其志轻。

10、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11、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

12、看了这段文学,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13、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14、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

15、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16、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17、【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

1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19、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之祸矣。(《礼记·乡饮酒义》)

20、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2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4、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25、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26、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27、“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礼记虽有佳肴格言3

1、译文

2、(以《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翻译为基础,结合课本课下注释稍作修改,使译文尽量与课本一致。)

3、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4、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

5、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6、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

7、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

8、量入以为出。

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1、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1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13、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1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15、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6、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17、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8、择不食之地而葬 。

19、【原文】

20、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1、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不敢于承认,使知道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22、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23、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2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5、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26、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7、【译文】

28、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礼记虽有佳肴格言4

1、虽然有可口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2、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4、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6、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7、虽有嘉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其此之谓乎!

8、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9、【读解】

10、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

11、仁者莫大于爱人。

12、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13、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14、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好句摘抄】栏目
  • 上一篇:人生格言关于不忘初心,不忘初心铸就匠心格言(91句)
  • 下一篇:名言警句中英文版,名言警句的中英翻译(精选43句)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