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7、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8、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1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1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15、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1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1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18、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3、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4、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5、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8、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12、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5、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8、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1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21、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0、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1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曹雪芹)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1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7、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1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
19、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0、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2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2、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8、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10、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1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1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1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1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19、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2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9、三思而后行。—《论语》
1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1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12、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13、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6、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1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9、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2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2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7、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0、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1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1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8、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1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2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2、好学而不贰。—《左传》
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9、书到用时方恨少。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1、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1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3、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1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0、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21、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2、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5、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可望而不可即。(刘基)
8、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9、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1、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1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1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1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1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2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2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2、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1、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12、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1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17、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9、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20、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2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7、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