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
2、 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
3、 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焉。
4、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5、 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6、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7、 故君子于为义之上,相疾也,退而相爱;小人于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
8、 吾闻诸夫子,身不用礼,而望礼于人;身不用德,而望德于人,乱也。
9、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10、 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11、 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
12、 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
13、 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
14、 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哀也;无声之乐,欢也。
15、 达于情性之理,通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覩游气之原,若此可谓成人矣。
16、 设虚器,纵逆祀,祠海鸟,三不智。
17、 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长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胜焉。
18、 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故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19、 取人以身,修道以仁。
20、 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21、 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
22、 民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
23、 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孝子之情也。
1、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2、 身殁言立,所以为文仲也。然犹有不仁者三,不智者三,是则不及武仲也。
3、 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
4、 此言疾之难忍,急之难行也。
5、 贞以干之,敬以辅之,施仁无倦。
6、 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好言兵讨,而挫锐于邾,是智不足名也。
7、 菓属有六,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
8、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9、 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
10、 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
11、 弗学而行,弗思而得。小子勉之。
12、 祭之明日,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敬而致之,又从而思之。
13、 毁人之善以为辩,狡讦怀诈以为智,幸人之有过,耻学而羞不能,小人也。
14、 是故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
15、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6、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7、 中人之情也,有馀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
18、 人生有气有魄。气者,神之盛也。
19、 人莫不知此道之美,而莫之御也,莫之为也何居?
20、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21、 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吾是以叹也。
22、 夫度量不可明,是中人所由之令。
23、 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汝恶心,而忠与之。
1、 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
2、 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3、 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也。
4、 终日言,无遗己忧;终日行,不遗己患。
5、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6、 亲亲之教,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
7、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
8、 焦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数之极也。
9、 一言而有益于智,莫如预;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夫知其所不可由,斯知所由矣。
10、 君之知之,可矣,未若专其道而行其化之善也。
11、 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之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而民贵用命。
12、 君子不急断,不急制。使饮食有量,衣食有节,宫室有度,畜积有数,车器有限,所以防乱之原也。
13、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14、 庭不旷山,不直地,衣穰而提贽,精气以问事君子之道,愿夫子告之。
15、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
16、 是故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以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17、 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若乃穷神知礼,德之盛也。
18、 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
19、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20、 以富贵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
21、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22、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独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
23、 爱近仁,度近智,为己不重,为人不轻,君子也夫。
1、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2、 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
3、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合鬼与神而享之,教之至也。
4、 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
5、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亲而弗信,莫如勿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