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2、书籍是培养智慧的工具。
3、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4、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5、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佚名
6、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作者:孟德斯鸠
7、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8、功夫给人履历,念书给人常识。
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知识。
10、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书籍价廉物美,不啻我们呼吸的空气。——哈兹利特
11、读书做笔记,尤其是精读书做笔记,虽然是笨工夫,但以我的体会,对致用是极为有益的。不仅对加强记忆十分有效,而且对锻炼思维、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精读书做笔记,特别是缩编式的笔记,即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书籍的内容,还要发现原书作者的治学方法。——啊满子
12、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13、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14、要心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紧张;它会情谊地来补助你明确庞大的思想、情感和事务;它会训诲你尊重他人和你自己;它以心爱世界、心爱人类的情感来鼓励智慧和心灵。
15、知识乃创新之本,实践乃创新之源。
16、我们常从读书中获得许多长处,但也只有在成年后自觉地不凭据作者有意布置的那种方法去读时,才气得益匪浅。
17、身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唐·王缙
18、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作者:吴玉章
19、念书对付伶俐,也像体操对付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
20、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作者:伏尔泰
21、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羨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22、书房是文人精力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23、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澜中飞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贵重的货品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24、书是顾问。——凯勃斯
25、编书,是许多学者读书治学的方法之一。任何一本书的作者,都是从特定的角度来撰写该书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完美无缺。读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书中知识加以整理编排,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效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曹方
26、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27、让艺术之花在五月的新海恣意开放,让我们心灵在五月的新海自由翱翔。
1、才既难得,而又难知;则当博采,多而蓄之。
2、书,它是灌溉宇宙的河流,智慧的源泉,忧愁的慰藉,律己的缰辔。一俄罗斯《编年序史》
3、读史书的益处在于,让人拓宽视野,扩大心胸。
4、把任何的书,从语言文字上着眼去学习研究,这种阅读可以说是属于国语科的`工作。阅读通常可分为两种,一是略读,一是精读。略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在收得内容;精读的目的在揣摩,在鉴赏。我以为要研究语言文字的法则,该注重于精读。分量不必多,要精细地读,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于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的神气,并不在乎抄录它的文字。假如这部帖里有一千个字,我们与其每日瞎抄一遍,全体写一千个字,倒不如拣选十个或二十个有变化的有趣味的字,每个字好好地临几遍,来得有效。——夏丐尊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
6、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瑰丽留在心灵。
7、踩着中考的跳板跃向璀璨的未来。
8、读好书,好像是在同昔日那些极其令人敬重的著书者们交谈;的确,那很像是在享受一篇经过准备的谈话,作者们在那种谈话之中,只想我们倾诉他们的见解。
9、闲有余日,正可学问。——(明)陈继儒
10、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11、欲速是念书第一大病,时光只在绵密不中断,不在速也。[清] 陆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