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3、对于书我总是先草草看一遍,粗枝大叶看一遍,然后放下来,将来碰到什么问题时再集中研究它,再认真看它。我是主张这样去看书的。用不着一本一本啃,你要认真研究哪一个问题的时候,再认真去看。这是一种先浏览的过程,好像逛百货大楼,看全部,但只买一两样,把货品的形势掌握在胸中而已。因此,要对书发生兴趣。对书发生兴趣的人,总是趣味高尚的人,去品味各种文艺上的细腻的味道,然后去品评我们的'作品,才会出现细腻的感觉。——黄永玉
4、沉湎于但愿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5、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6、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7、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8、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作者:马克思
9、整日忧心,青年学子不再读书,他的忧愁,后来证明没有白费他们都习惯,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际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几米
10、在出版物越来越丰富、需要知道和学习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不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就可能对于必须精心研习的东西,囫囵吞枣,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对于可以泛读的东西,要是采用精读的方法,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却只能吸纳进很可怜的一点。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结合得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读书的艺术。——秦牧
1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2、书籍是,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13、书读得越多,眼界越宽,而所得也越多。我读书很杂,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诗词歌赋都喜欢翻翻读读。读书,以我为主,学习古文,但不迷信古人。读,是吸取营养往肚子里添东西,含英咀华,其乐无穷。——臧克家
14、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
15、天道酬勤。
16、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与高尚的人畅快对谈;读书,它可以让我们屹立在知识的顶峰!
17、做人诚为本,干事实为基。
18、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者:程端礼
19、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皮罗果夫
2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1、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佚名
2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
23、读书之法无他,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24、常识就是气力,气力就是常识。——培根
25、学习前人是入门,超越前人是出门。
26、书似一个朋友,少读一本书就等于少了一个朋友。
27、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 ——达尔文 (英国)
28、读书足以恬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英国)培根
29、念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培根
30、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
31、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32、鸟儿因翅膀而自由遨游,鲜花因芳香而瑰丽,校园因文明而将越发进步。
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富兰克林
2、记诵以为博是读书病处。——清·冯班《钝吟杂录·家戒上》
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4、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5、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