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4、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5、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6、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7、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8、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9、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10、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1、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3、广其识则天下大。
14、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6、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17、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8、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9、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0、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1、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22、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3、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24、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5、人以气为主。
26、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7、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2、无好小利。
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
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9、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0、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2、禁大言以务实。
13、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4、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15、特患业之不精耳。
16、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17、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8、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9、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2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2、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3、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24、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5、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26、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27、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2、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3、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4、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5、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6、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7、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8、心至苦,事至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