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关于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词大全(73篇)

时间: 2023-12-26 栏目:古诗句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已酉端午

端午作

  宋代:晏殊

  汨渚沉沉不可追,楚人犹自吊湘累。

  灵均未免争琼糈,却道蛟龙畏色丝。

七律端午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感兴

  宋代: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端午感兴

  宋代:文天祥

  千金铸镜百神愁,功与当年禹服侔。

  荆棘故宫魑魅走,空馀扬子水东流。

渔家傲

念奴娇

贺新郎

竞渡诗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宋代:苏轼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和端午

喜迁莺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代: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贺新郎·端午》

  宋代: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后端午行

  宋代:叶适

  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

  祈年赛愿从其俗,禁断无益反为酷。

  喜公与民还旧观,楼前一笑沧波远。

  日昏停棹各自归,黄瓜苦菜夸甘肥。

午日观竞渡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

  宋代:秦观

  太史抱孤韵,畅怀在登临。

  别乘载邹枚,佳辰事幽寻。

  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栊深。

  清磬发疏箔,妙香横素襟。

  复登窣堵波,环回瞩嶔崟。

  双溪贯城郭,暝色带孤禽。

  凉飙动爽籁,薄雨生微阴。

  尘想澹清涟,牢愁洗芳斟。

  挥箑订往古,援毫示来今。

  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诗 五月五日

《端午三首》

  宋代: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端午词·御阁

  宋代:晏殊

  乍结香茅祈福寿,更缠金缕贡芳新。

  丹台素有延生录,岁岁迎祥在此辰。

竞渡歌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代: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五丝

点绛唇

  宋代:张孝祥

  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

端午

《南乡子·端午》

  宋代: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鹧鸪天

  宋代:范成大

  仗下仪容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经国志,立朝身。暂烦高手活吴民。明朝莫遣书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代: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端午日赐衣

端午

《屈原塔》

  宋代: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七律 端午

《端午感兴》

江城子(重午书怀)

  宋代:陈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思摇摇。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端午

  宋代:朱淑真

  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

  榴花照眼能牵恨,强切菖蒲泛酒卮。

《谢人送粽》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端午日无念师二詹生吴生同集斋中偶看坡公汁

  明代:陶望龄

  学道如痴狗,衔枯苦求汁。

  悟道如涸鱼,登陆徒呴湿。

  空虚无片段,岂要论失得。

  迹往电犹迟,锋驰箭非急。

  多言只自困,喧呶乱鹅鸭。

  夸足走踆踆,劳睛花幂幂。

  吾师无寸铁,应敌双拳赤。

  摩垒大鼓幢,摧邪老韩白。

  而予本幻士,枯木冒冠帻。

  蚓有无肠歌,鹃有无情泣。

  虽然共居诸,且不受盈缺。

  从师莽浪游,非主亦非客。

  眼前旷劫事,一会灵山集。

五日

《摸鱼儿·午日雨眺》

  清代: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浣溪沙

齐天乐

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端午行

  宋代:叶适

  仙门诸水会,流下瓦窰沟。

  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楼。

  旗翻稻花风,棹涩梅子雨。

  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宋代: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花心动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端午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满江红·端阳前作》

  汉·王充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即事》

鹊踏枝 雨舟纪梦

  清代:李雯

  四围山色新安路。溪滑云深,唤起离人绪。点点黄梅天上雨,五更湿尽相思树。

  飘飖已作浮萍侣。角枕蓬窗,无计推愁去。石上菖蒲长几许,梦回香阁逢端午。

端午后顿热

  宋代:杨万里

  只今新暑已歊然,作么禁当六月天。

  飞上风前最凉处,年年输与柳梢蝉。

《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代: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宋代:陈与义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端午东湖观竞渡

  宋代:黎廷瑞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宋代:魏了翁

  蓬窗暑雨气低垂,不记龙舟竞渡期。

  诗卷打门惊节序,满盘角黍正累累。

端午日恩赐百索

  唐代:窦叔向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节令门 端阳

午日处州禁竞渡

菩萨蛮

《台湾竹枝词·竞渡》

  明·钱琦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大自然风光古诗(3篇)
  • 下一篇:现代短诗(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