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时间: 2022-10-02 栏目:古诗句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宋代 / 晏殊

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晏殊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古诗翻译

时光只知道催人老去,不理解人世间的多情,你看长亭送别时,伤心的泪水滴到衣衫上,连喝醉酒也不能使自己忘却烦恼。

昨夜,急促的西风刮的梧桐树叶飒飒作响,月色惨淡,朦朦胧胧,我的美梦不断地被惊醒,不知何处的高楼上传来大雁凄厉的叫声。

古诗解释

只解:只知道。

不信:不理解。

离亭:古代人在长事短亭间送别、因此称这些亭子为离亭。亭:建在路上供行人休歇的长亭。

春衫:春天所穿的衣服。此处指年少时穿的衣服,唐代张籍《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淡:惨淡清冷。

胧(lóng)明:模糊不清,此指月光不明。胧,朦朦胧胧。

频:屡次。

高楼雁一声:化用自唐代韩偓《五更》:“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

古诗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由于离别后音信难得,由此产生离别之思。于此同时,作者又把离别与时光无情、年华渐老联系起来,形成了双重的无奈和感伤。此词就是在作者这两种感情的影响下写出的。

古诗赏析

此词以情感曲折细腻见长,与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一般构思有别。“时间”句与“离亭”匈,将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于是,“长恨”便通过小小“泪滴”形象地折射出来。短短四句胜过万语千言。下片只用“西风”、“淡月”便勾划出秋夜的凄清。在此无可奈何之际,离妇的渺茫希望只能寄托给迷蒙的梦境。然而一声雁唳,却又将她从梦中唤醒,无情的现实更增添雁归而人未归的失落与惆怅。尽管如此,凄凉落寞之中仍暗暗透出一种乐观的希望。温润秀洁,境象高远,颇能引发读者的遐想。

“时光只解催人老”这是每一个珍惜时光的人同样都有的感受。看似平常,细想起来,所谓“时光”,到底是怎么回事,它除了每时每刻催人老去,还有别的什么意义,词人一入手就端出“时光”这个问题逼到人们眼前,逼着人们不能不点头承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这样就先把读者的感情有力地调动起来了。

“不信多情,长恨离亭”人,是宇宙间富有感情的生物,照理,在亲人之问,不应该永远彼此分开,永远在离别之中过日子吧。可是,尽管不相信事情会如此不妙,事实却又正是如此。再想想吧,人一天天的老下去,又一天天的隔别着。如今,不相信的不由不相信了。这又怎能不使人为之慨叹不已。

“泪滴春衫酒易醒”因为感时光之易逝,怅亲爱的分离,无可开解,只有拿酒来暂时麻木一下自己;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不能使自己暂时忘却烦恼。

以上几句,三层抒发,一层比一层迫紧。惊心于时光易逝,这是一。想不到有情人长期隔别,这是二。企图忘却而又不能忘却,这是三。三层意思,层层相扣,层层拉紧,把读者投入强烈的心情震荡之中。于是,在下片,词人进一步给以更具体、更浓密的形象,使读者的心灵震荡达到最高的频率。

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已经是“泪滴春衫酒易醒”,忽然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

“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此时,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这里,“好梦频惊”四字为点睛之笔,承上启下,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这一声哀厉的长鸣,是如此突如其来,使众响为之沉寂,万类为之失色。这是孤雁的哀唳,响彻天际,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了。这一声代表什么呢?是感觉秋已经更深吗?是预告离人终于不返吗?还是加剧室中人此时此地的孤独之感呢?不管怎样,它让人们想得很远、很沉,一种怅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但总的说来,此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词人不会让自己沉溺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他在沉思默想,觉悟到要把握住自己的感情,进而更透彻地去理解人生和世界。像此词结句,用意是何等超脱高远,它把感情升华到一个更加明净的境界。

古诗作者介绍

晏殊 :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

晏殊的名句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出自宋代晏殊的《寓意 / 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玉楼春·春恨》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晏殊《破阵子·春景》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春恨》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晏殊《玉楼春·春恨》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晏殊的古诗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山亭柳·赠歌者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破阵子·春景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玉楼春·春恨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清平乐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清平乐·金风细细

中秋月

少年游·重阳过后

清平乐·红笺小字

丙寅中秋咏月

喜迁莺·花不尽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望仙门·紫薇枝上露华浓

端午词·御阁

端午词·内廷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蝶恋花

渔家傲 其四

渔家傲 其六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闲居遣怀十首
  • 下一篇: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