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古诗翻译
林下那僻静之地本是谢道韫的家,如今已是荒苔遍地,可怜那美丽的身影被埋在了一片荒沙之中。这生死离愁无处诉说,只能抬头尽数黄昏归来的乌鸦。
半生的命运就如随水漂流的浮萍一样,无情的冷雨,一夜之间便把名花都摧残了。那一缕芳魂是否化为柳絮,终日在天涯飘荡。
古诗解释
山花子:词牌名。又名《摊破浣溪沙》、《添字浣溪沙》、《感恩多令》等。双调,四十八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两句多用对偶。
林下:幽僻之境,引申为退隐或退隐之处。
道韫(yùn):谢道韫,东晋诗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而闻名,后世因而称女子的诗才为“咏絮才”。
生怜:可怜。
玉骨:清瘦秀丽的身架,多形容女子的体态。
名花:名贵的花,同名花一样的美人。
古诗背景
纳兰之妻卢氏于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病故,十七年(1678)七月下葬。细味词意,这首词饱含伤悼之意,此词似作于卢氏下葬之后。纳兰和妻子卢氏的感情非常深厚,对妻子的不幸早逝非常痛惜。亡妻下葬后,他更是悲痛欲绝,一腔幽怨无处诉说,于是写了这首词。
这首词,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但至少表面看上去也像一首咏物词,至于咏的是什么,也许是雪花,也许是柳絮,迷迷蒙蒙,说不大清。
“林下荒苔道韫家”,句子开头的“林下”二字,看上去绝不像是典故,很容易被忽略过去,其实,这正是谢道韫的一则轶闻:谢遏和张玄各夸各的妹妹好,谁的妹妹都是天下第一,当时有个尼姑,对这两个妹妹都打过交道,有人就问这位尼姑:“你觉得到底谁的妹妹更好呢?”尼姑说:“谢妹妹神情散朗,有林下之风;张妹妹清心玉映,是闺房之秀。”“林下之风”是说竹林七贤那样的风采,“林下”一词就是这么来的,那位谢妹妹正是谢道韫。
谢道韫在诗词当中的意象一重一轻大约共有两个,重的那个是和下雪有关:谢家,有一天大家在庭院赏雪,谢安忽然问道:“这雪花像个什么呢?”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抢先回答道:“就像往天上撒盐。”众人大笑,这个时候,侄女谢道韫答道:“不如比作‘柳絮因风起’更佳。”——仅仅因为这一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便在古今才女榜上雄踞千年。从这层意思上说,容若写“林下荒苔道韫家”,或许和雪花有关,或许和柳絮有关。
轻的那个,是从谢道韫的姓氏引申为“谢娘”,而谢娘这个称呼则可以作为一切心爱女子的代称。从这层意思上说,容若写“林下荒苔道韫家”,或许是在怀人。
歧义仍在,究竟确指什么呢。下一句“生怜玉骨委尘沙”不仅没有确认前一句中的歧义,反倒对每一个歧义都可以作出解释。生,这里是“非常”的意思,而“玉骨委尘沙”既可以指女子之死,也可以指柳絮沾泥,或者是雪花落地。前一句里留下来的三种歧义在这里依然并存。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点明愁字,而“归鸦”在诗歌里的意象一般是苍凉、萧瑟。乌鸦都在黄昏归巢,归鸦便带出了黄昏暮色的感觉,如唐诗有“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若是离情对此,再加折柳,那更是愁上加愁了,如宋词有“柳外归鸦,点点是离愁”,有“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归鸦已是愁无尽,前边再加个“数”字,是化用辛弃疾“佳人何处,数尽归鸦”,更显得惆怅无聊。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下片开头是一组对句,工整美丽。上句是柳絮入水化为浮萍的传说,而“半世”与“一宵”的对仗,时间上一个极长,一个极短,造成了突兀陡峭的意象;推敲起来,“半世浮萍随逝水”似乎是容若自况,“一宵冷雨葬名花”则是所咏之人或所咏之物。
末句“魂似柳绵吹欲碎,绕天涯”,化自顾敻词“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却明显比顾词更高一筹,以柳絮来比拟魂魄,“吹欲碎”双关心碎,“绕天涯”更归结出永恒和飘泊无定的意象,使情绪沉痛到了最低点。
古诗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 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纳兰性德《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 纳兰性德《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纳兰性德《送荪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桃根桃叶终相守,伴殷勤、双宿鸳鸯。 纳兰性德《一丛花·咏并蒂莲》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长相思·山一程
江城子·咏史
忆桃源慢·斜倚熏笼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南乡子·秋暮村居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踏莎美人·清明
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拟古
忆秦娥·山重叠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
减字木兰花·新月
秣陵怀古
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临江仙·孤雁
眼儿媚·咏梅
南楼令·古木向人秋
琵琶仙·中秋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疏影·芭蕉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浪淘沙·望海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