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时间: 2022-10-06 栏目:古诗句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宋代 / 陈与义

古诗原文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古诗翻译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低声吟唱。

古诗解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古诗背景

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而南宋朝廷在播迁之后,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古诗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上片忆旧。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古诗作者介绍

陈与义 :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

陈与义的名句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陈与义《雨晴》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襄邑道中》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陈与义《春寒》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陈与义《襄邑道中》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陈与义《咏牡丹》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陈与义《春寒》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雨晴》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咏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二首》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

陈与义的古诗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书怀示友十首

寻诗两绝句

春夜感怀寄席大光

萤火

春日

题许道宁画

除夜二首

早行

秋日客思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归洛道中

雨晴

清明二绝

出山二首

愚溪

晓发杉木

清明二绝 其二

观江涨

道中寒食

中牟道中二首

元夜

路归马上再赋

寒食

以事走郊外示友

登岳阳楼二首

风雨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荆门夏日寄洞山节公古诗原文
  • 下一篇:冬至夜怀湘灵古诗原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