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一作:终)
古诗翻译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古诗解释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古诗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对此诗的赏析。
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光:山上的日光。池月:即池边月色。开篇两句是说,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他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对此表现出一种纳凉时的满足的心理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轩:窗。三、四句是说,披头散发今晚正在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享受着清凉的感觉。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荷花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这两句是说,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一时叹为清绝”(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这两句是说,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在如此悦耳清心的夏夜,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了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是一种古雅平和的乐器,适宜在恬淡闲适的心情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状态,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因鸣琴而牵惹起一阵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由境界的清幽绝俗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来,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纳凉过渡到对友人的怀念上来。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这两句是说,想到这里不免怀念起故友,只能在半夜里梦想异常。
此诗,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许多惆怅。这种怀念故人的情绪一直延续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在梦中会见了自己的好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的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具有朴素的形式美,层递自然,由景及意达到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古诗作者介绍
孟浩然 :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孟浩然《田家元日》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 晚春》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中一作:终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孟浩然《万山潭作》
过故人庄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春晓
落日望乡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宿建德江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夕次蔡阳馆
游凤林寺西岭
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夏日南亭怀辛大
东京留别诸公(一题作京还别新丰诸友)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宿武阳即事(一作宿武阳川)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洗然弟竹亭
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登望楚山最高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与诸子登岘山
送王昌龄之岭南
晓入南山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田园作
广陵别薛八(一题作送友东归)
清明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