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古诗翻译
军队中的鼓声、角声在秋风中作响,城头上的旗帜在夕阳的照耀下缓缓地飘动。 少年应当从军,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要在乎由谁来带兵。
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等打完仗,回到故乡时,仍是杨柳依依的春天,时间不会太长。 征人连战连胜,可以很快凯旋,闺中人不必因相思而流泪。
古诗解释
江月晃重山:词牌名。《词律》云:用《西江月》、《小重山》串合,故名《江月晃重山》。此词每阙上三句为《西江月》体,下二句用《小重山》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嵩(sōng)山: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县北。金宣宗兴定三年(1218),元好问因避战乱从三乡(河南省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
”从军”二句:化用王粲《从军》诗:”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候骑(jì):侦察的骑兵。
蓟(jì)北:蓟州之北,汉唐塞北之地。
辽西:今辽宁辽河以西地区。
春闺(guī):春日的闺阁。
红袖(xiù):代指佳人。
古诗背景
该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据龙德寿《元好问萨都剌集》这首词是作者于贞祐丙子(1216)为避兵南渡之后而作。一据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词人在战乱避难时从三乡(今河南宜阳三乡镇)移家登封嵩山,此词是初到时所作。
这是一首描写从军之乐的短歌。起首二句先写边塞的环境,边塞之上,秋风萧瑟,送来鼓角的悲鸣,城头旌旗飘扬,落日沉沉,开篇先展示了一幅苍凉悲壮的边塞图景,交代时间、地点并点明了军旅生活,两句呈现六种意象,组合成一个典型的塞上风光和军营景象,作为人物的背景。“少年”三句,推出主人公,一位潇洒威武的少年,身跨战马,驰骋边关,在词人眼中,这热血少年的飒爽英姿和这粗犷壮美的边塞相辉相映,少年点缀了边塞的雄阔,边塞衬托了少年的英武。他们充满了报国热情,洋溢着青春的浪漫气息,只要能够从军驰骋就十分快乐,并不想知道由谁来带兵。三句表现了少年战士的爱国激情。
下片极写从军之乐。“侯骑”二句,清快跳脱,意谓侦察的骑兵才通过蓟北,而部队的威名已震动辽西。“才”和“已”二字互相呼应,表现了边塞部队威名远扬,使敌人望风而逃的气势。紧接着他乐观自信地说“归期犹得柳依依”,打败了敌人胜利凯旋,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还可欣赏春天的美景。从时间上照应上片“秋风”,秋天出征,春天凯旋,部队的战斗力之强显而易见。最后以“春闺月,红袖不须啼”作结。在春暖花开之时,那守在闺中的红袖佳人盼回了丈夫,也就不必为思夫念远而悲啼了。结尾一反从前闺妇思亲的哀怨之情,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期盼。
全词襟怀开阔,意气风发,自始至终洋溢着报国从军,积极乐观的豪迈之情,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
古诗作者介绍
元好问 :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元好问《秋怀》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元好问《京都元夕》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颍亭留别》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淡淡一作:澹澹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美人图子阿谁留。 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元好问《倪庄中秋》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台山杂咏》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秋夜
雨后丹凤门登眺
客意
四哀诗李钦叔
岐阳三首 其二
甲午除夜
岐阳三首 其三
临江仙
浣溪沙 宿孟津官舍
亭同麻知几赋
郁郁
少室南原
鹧鸪天 薄命妾辞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鹧鸪天 薄命妾辞
雁门道中书所见
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
登恒山
黄金行
喜春来·春宴
鹧鸪天
游承天悬泉
小重山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五
石岭关书所见
云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