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时间: 2022-10-14 栏目:古诗句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唐代 / 方干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方干的《送从兄郜》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古诗解释

翳:遮蔽,覆盖

迢递:遥远的样子

古诗赏析

诗歌首联,感慨人生道路多而漫长,天下之大,不知何时才能与堂兄再次相见。表达了与从兄分别后不知何处能相逢的伤感。

第二联希望珍惜时间,千万不要虚度,不然头发花白也难再相见,表达了岁月不等人,与从兄不知何时能相逢的伤感。这两句长于比拟,前句以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处不在的时间,比作可任人随意抛掷的物体,后句以无主观感情可言的华发拟人。两个比拟手法的运用,既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又使之显得生动活泼。“莫虚掷”三字给人以警示,“不相容“一句更增强了人的紧迫感,两句都起到了极好的劝诫作用。

第三联是名句,注意炼词炼句,“摇”即摇动、晃动,月亮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荡漾,以动衬静,描绘出诗人送别从兄时环境的凄清冷寂。“雨”是诗眼,空城细雨绵绵,掩挡了钟声。

第四联写自己心随从兄而去,想象自己随从兄跨越万水千山,表达了强烈的不舍之情。

古诗作者介绍

方干 :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

方干的名句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方干《送从兄郜》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方干《送从兄郜》

出自唐代方干的《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出自唐代方干的《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出自唐代方干的《送从兄郜》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方干的古诗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

除夜

赠天台叶尊师

题君山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送吴彦融赴举

衢州别李秀才

经故侯郎中旧居

赠美人四首

送僧归日本

再题路支使南亭

早春

涵碧亭(洋州于中丞宰东阳日置)

中秋月

雪中寄李知诲判官

听段处士弹琴

海石榴

采莲

称心寺中岛

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

胡中丞早梅

寄于少监

题黄山人庭前孤桂

元日·晨鸡两遍报

贻钱塘县路明府

东溪言事寄于丹

送王侍郎浙东入朝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酬乐天书怀见寄古诗原文
  • 下一篇:关于母爱的古诗大全4句,关于母爱的古诗词(22句)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