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常建的《送宇文六》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古诗翻译
鲜花似锦映垂杨,汉水澄澈碧波漾;春风微微林中吹,一花轻盈吐芬芳。
现在面对江北景,尚且如此心怏怏;去到江南景更美,离情更使魂魄丧。
古诗解释
宇文六:诗人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宁强县,流经陕西南部,湖北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注入长江。
一枝:指一枝花。
即今:当今,现在。
还:尚且。
愁杀:亦作“ 愁煞 ”。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
古诗背景
唐代大历年间,常建授盱眙(今属江苏)尉,仕途不得意,后隐湖北东南一带,以山水自娱,放浪诗酒、漫游名山以寄情。此诗是常建在阳春三月从江北汉水送别友人到江南时所写。
诗的开头两句“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诗人从岸上和水中两个角度,写出江北春景之美:杨柳毵毵,日丽风和,花柳相映,汉水澄清,微风习习,树叶轻扬。诗人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春景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露出此时此刻分别的难堪之情。同时也点出送别地点、季节和环境,彼有特色。两句写出花、垂杨、水、风、林五种景物,由于组合巧妙,并无堆砌之嫌。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为下文离别愁情失落气息作铺垫。
第三句“即今江北还如此”,用“如此”收结前两句中的景物和心情,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似黯然失色,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更强烈的感觉,透露出诗人怨别愁怀的感伤。用一“还”字,临别的伤感,更见沉重。第四句“愁杀江南离别情”再进一步,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美,离别之情将更使远行人愁杀,加深沉重的别情。一句实写,一句虚写,将送别双方各限天涯的离情,互相思念的愁苦,触目伤怀,作了深刻的表露。
全诗以淡彩绘景,以重笔写情,结尾点题,天然朴实,率直真诚,毫无妆束之态。以情景交融之妙笔,实虚转化,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愁杀苦闷。
古诗作者介绍
常建 : 常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余)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常建《春词二首》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常建《春词二首》
出自唐代常建的《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余)
出自唐代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出自唐代常建的《春词二首》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 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
出自唐代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余)
出自唐代常建的《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出自唐代常建的《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出自唐代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出自唐代常建的《送宇文六》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余)
出自唐代常建的《春词二首》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 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 翳翳陌上桑,南枝交北堂。 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非但畏蚕饥,盈盈娇
出自唐代常建的《送宇文六》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泊舟盱眙
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
江上琴兴
塞下曲四首·其一
鄂渚招王昌龄张偾
送宇文六
塞下曲四首 其三
宿王昌龄隐居
塞下曲四首 其二
三日寻李九庄
梦太白西峰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渔浦
白湖寺后溪宿云门
三日寻李九庄
题法院
古兴
送李大都护
古意
落第长安
塞上曲
塞下曲四首
春词二首
戏题湖上
湖中晚霁
高楼夜弹筝
送宇文六
戏题湖上
潭州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