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晏殊的《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古诗翻译
碧纱窗里看惯了春花秋月,听厌了梧桐夜雨点点滴滴敲打着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彻夜无眠。
她日登上高楼眺望,天地寥阔,阴云密布,全无离人的半点踪影,让人更加忧伤憔悴。可叹啊!那厅堂里燃着的红烛,空自心长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泪。
古诗解释
碧纱:即碧纱厨。绿纱编制的蚊帐。
梧桐夜雨:概括温庭筠《更漏子》词: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无寐:失眠。
目断:望尽,望而不见。
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
念兰堂红烛: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红烛。
心长焰短:烛芯虽长,烛焰却短。隐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向人垂泪:对人垂泪(蜡泪)。晚唐·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古诗背景
这首《撼庭秋》,调名奇特,是晏殊首创。始见于晏殊《珠玉词》,但其中仅有此一首,故《词律》卷五、《词谱》卷七俱列此首为标准之作。虽说词牌用了一个很有力的“撼”字,这首词却“怨而不怒”,是深心的悲哀,而不是感天动地的怨愤。
此词写难以排遣、无所寄托的思念之情。情无所寄,相会无期,夜长无寐,只好移情于烛:明明是人心里难过,却说蜡烛向人垂泪;明明是人心余力拙,却说蜡烛心长焰短。这里,人即烛,烛即人。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开篇点题,说自与情人离别以来,音信远隔千里,惆怅的是,这一片深情无从寄去。以情语开篇后,作者接着以景写情,“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写的是:碧纱窗下,对着皎洁的秋月,卧听淅淅沥沥的夜雨滴梧桐叶上。
“几回无寐”上承景语,点破相思,说的是:有多少回啊彻夜无眠!“碧纱”二句,代表不同时间、地点、景物,目的是突出“几回无寐”四字。对月听雨,本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写表情的动作,用于此处,思与境谐,表明主人公难以排遣的怀人之情。类似的意境有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上片泛写别后相思,下片实写此时此地的感受。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几句写的是:登上高楼极望,只见天空辽阔,层云黯淡,更令人痛苦憔悴。其中,“楼高目断”,另笔提起,与上片“几回无寐”似接非接,颇有波澜起伏之势。“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一结三句,是全词最精美之笔。以红烛拟人,古人多有,如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是使用“移情”手法,以蜡烛向人垂泪表示自己心里难过,但杜牧诗的着眼点“替人垂泪”而且“有心”,大晏词则以“心长焰短”一语见长。那细长的烛心也即词人之心,心长,也就是情长意长,思念悠长恨悠长;焰短,蜡烛火焰短小,暗示着主人公力不从心,希望渺茫。这三句景真情足,读来只觉悱恻缠绵,令人低徊。
这首词妙于淡雅闲适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苍凉,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郁的一面。
古诗作者介绍
晏殊 :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玉楼春·春恨》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晏殊《破阵子·春景》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春恨》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晏殊《玉楼春·春恨》
出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山亭柳·赠歌者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破阵子·春景
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浣溪沙·红蓼花香夹岸稠
玉楼春·春恨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清平乐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清平乐·金风细细
中秋月
少年游·重阳过后
清平乐·红笺小字
丙寅中秋咏月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喜迁莺·花不尽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望仙门·紫薇枝上露华浓
端午词·御阁
端午词·内廷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蝶恋花
渔家傲 其四
渔家傲 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