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时间: 2022-10-27 栏目:古诗句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代 / 韦应物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古诗翻译

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古诗解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漂浮。

古诗背景

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

古诗赏析

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谧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古诗作者介绍

韦应物 :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

韦应物的名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韦应物《观田家》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韦应物《东郊》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韦应物《观田家》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韦应物《夏花明》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韦应物《东郊》

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韦应物《观田家》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韦应物《东郊》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韦应物《送杨氏女》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的古诗

送杨氏女

送汾城王主簿

长安遇冯著

东郊

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夕次盱眙县

滁州西涧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西塞山

登楼

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野居书情

任鄠令渼陂游眺

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寒食后北楼作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陪王郎中寻孔征君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秋夜二首 其一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

答李浣三首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雨夜感怀

咏露珠

夜对流萤作

夏花明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巫峡古诗原文赏析
  • 下一篇:早雁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