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时间: 2022-10-29 栏目:古诗句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五代 / 李煜

古诗原文

出自五代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古诗翻译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时令交替轮换。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可是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只有帘外的风月无思无忧。

古诗解释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调有几种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六字体。

重:量词。层,道。

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

帘:帷帐,帘幕。

风月:风声月色。

古诗背景

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但也有一些抒发悲愁情绪的作品,没有后期复杂的情感,只是通过写词即兴抒发内心的情感,《长相思·一重山》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古诗赏析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

这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则目中所见,自然皆带寒意了。

上片结句说她“望尽天涯路”而无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经意地扫视周遭景物,瞥见不远处有枫叶如火,灼人眼目。这使她猛然想起:时令又到了丹枫满山的秋天,自己经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结啊?“相思”一词的出现,使得词旨豁然显现。

下片便顺着“相思”折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思中所念之事。

“菊花开,菊花残”,用短促、相同的句式,点出时间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紧连着的“塞雁高飞人未还”,可视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触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归,那飘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还见不到他的踪影呢?用雁知“归”来反衬人不知“还”,就更深一层地表现出了她的内心怨苦。怨恨尽可以怨恨,但它毕竟是产生于“相思”基础上的,如今良人未还,说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风疾。这些想法涌上心头,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为他担忧起来了。

“一帘风月闲”,刻画出了思妇由于离人不归,对帘外风晨月夕的美好景致无意赏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铃》词写一对恋人分别后的意绪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含意正与此同。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这个特点在该词里也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

古诗作者介绍

李煜 :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

李煜的名句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煜《蝶恋花·春暮》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一作:留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留一作:留人)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李煜《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李煜《蝶恋花·春暮》

出自五代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出自五代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柔肠断一作:愁肠断)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古诗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虞美人 其二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望江南·多少泪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开元乐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长相思 其二

忆江南·多少恨

长相思·一重山

长相思·云一涡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蝶恋花·春暮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清平乐·别来春半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清平乐

木兰花(一名玉楼春、春晓曲、惜春容)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一斛珠·晓妆初过

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书琵琶背

赐宫人庆奴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 下一篇:苏武庙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