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时间: 2022-10-31 栏目:古诗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代 / 韩愈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古诗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古诗解释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故:因此 。 虽:虽然。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同“衹”,只,仅。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出名。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顿。食,吃。

或:有时。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食马者:食,通“饲”,喂。

其:指千里马,代词。

是:这样,指示代词。

虽:虽然。

能:本领。

足:足够。

才 :才能。

美:美好的素质。

外见(xiàn):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且:犹,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样。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求:要求。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食之:食,通“饲”,喂。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尽(2):竭尽,发挥出。

鸣:马嘶。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执:拿。

策:马鞭。

临: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2):大概,表推测语气。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知:懂得,了解,认识。

古诗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古诗赏析

1 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用)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一、要具有良好的资质或才能;二、后天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于识别人才的伯乐。

古诗作者介绍

韩愈 :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

韩愈的名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杂说四·马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出自唐代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出自唐代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树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韩愈《春雪》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韩愈《听颖师弹琴》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韩愈《山石》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韩愈《杂说一·龙说》

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

韩愈的古诗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其五

谴疟鬼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盆池五首 其二

师说

游祝融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南海神庙碑附诗

石鼓歌

山石

感春四首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晚春二首·其一

落叶送陈羽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处州孔子庙碑附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二

秋怀诗十一首 其四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秋怀诗十一首

海水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湜时为陆浑尉)

花岛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广宣上人频见过

送僧澄观

春雪

晚春二首·其二

秋怀诗十一首 其九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 下一篇:温暖的五字诗句,五字温柔的诗(19句)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