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古诗翻译
天上银河星移斗转,人间夜幕低垂。枕席透出丝丝秋凉,眼泪浸湿了席子。起身解下罗衣,姑且问问:“夜已经到什么时候了?”
这件穿了多年的罗衣,用青绿色的丝线绣成的莲蓬已经变小,用金线缝成的莲叶也稀疏了。天气如旧时,罗衣如旧时,只有人的心情不似旧时了!
古诗解释
南歌子:又名《断肠声》等。一说张衡《南都赋》的“坐南歌兮起郑舞”,当系此调名之来源。而李清照此词之立意,则与又名《肠断声》相合。
星河:银河,到秋天转向东南。
枕簟(diàn):枕头和竹席。滋:增益,加多。
夜何其:《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夜已经到了什么时候了?”“其”,语助词。
翠贴、金销:即贴翠、销金,均为服饰工艺。
情怀:心情。旧家:从前。《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旧家犹言从前,家为估量之辞。”其所引例中即有此句。
古诗背景
这首《南歌子》为作者流落江南后所作。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应作于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深秋,赵明诚病卒后,词人痛定思痛的一段时间。词的节拍虽有“旧家”字样,但此处并非以家喻国,而是一首悼亡词,词的每一句,都与作者丈夫生前的情事有关。
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以对句作景语起,但非寻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铸其中。“星河转”谓银河转动,一“转”字说明时间流动,而且是颇长的一个跨度;人能关心至此,则其中夜无眠可知。“帘幕垂”言闺房中密帘遮护。帘幕“垂”而已,此中人情事如何,尚未可知。“星河转”而冠以“天上”,是寻常言语,“帘幕垂”表说是“人间”的,却显不同寻常。“天上、人间”对举,就有“人天远隔”的含意,分量顿时沉重起来,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诉,词一起笔就先声夺人。此词直述夫妻死别之悲怆,字面上虽似平静无波,内中则暗流汹涌。
前两句蓄势“凉生枕簟泪痕滋”一句。至直泻无余。枕簟生凉,不单是说秋夜天气,而是将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泪痕滋”,所谓“悲从中来,不可断绝”,至此不得不悲哀暂歇,人亦劳瘁。“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原本是和衣而卧,到此解衣欲睡。但要睡的时间已经是很晚了,开首的“星河转”已有暗示,这里“聊问夜何其”更明言之。“夜何其”,其(jī),语助辞。“夜何其”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半);夜如何其?夜绣(向)晨”,意思是夜深沉已近清晨。“聊问”是自己心下估量,此句状写词人情态。情状已出,心事亦露,词转入下片。
下片直接抒情“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为过片,接应上片结句“罗衣”,描绘衣上的花绣。因解衣欲睡,看到衣上花绣,又生出一番思绪来,“翠贴”、“金销”皆倒装,是贴翠和销金的两种工艺,即以翠羽贴成莲蓬样,以金线嵌绣莲叶纹。这是贵妇人的衣裳,词人一直带着,穿着。而今重见,夜深寂寞之际,不由想起悠悠往事。“旧时天气旧时衣”,这是一句极寻常的口语,唯有身历沧桑之变者才能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许多感情。“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句的“旧家时”也就是“旧时”。秋凉天气如旧,金翠罗衣如旧,穿这罗衣的人也是由从前生活过来的旧人,只有人的“情怀”不似旧时了!寻常言语,反复诵读,只觉字字悲咽。
以寻常言语入词,是易安词最突出的特点,字字句句锻炼精巧,日常口语和谐入诗。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古诗作者介绍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出自 宋代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声声慢·寻寻觅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残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
武陵春·春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满庭芳·小阁藏春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点绛唇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永遇乐·落日熔金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临江仙·梅
殢人娇 后庭梅花开有感
打马赋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题八咏楼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钓台 / 夜发严滩
金石录后序
行香子·七夕
长寿乐·南昌生日
新荷叶·薄露初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