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查慎行的《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古诗翻译
清晨的风催促我挂忱符,春天乘船在江面行驶,两岸长满绿草好像与整个堤岸相平。
长水塘下了三天的雨,菜花散发的脉脉清香在春风里一阵阵掠过整个秀州城。
古诗解释
鸳湖:即鸳鸯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南。
春芜:春天的草地。
岸欲平:即欲平岸。
长水塘:位于浙江嘉兴之南,由杭州、海宁一带山区发源,注入鸳湖。
秀州城:即今浙江嘉兴市。吴越置秀州,治所在嘉兴。
古诗背景
这首诗作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当时诗人64岁,诗人游春到此,到了晚年,他的心被青春所激动,被乡情陶醉,看到鸳湖的胜景,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首句的诗眼在一“催”字,是清晨湖上的晓风的催。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与诗题呼应,也交代了诗人自己所处的地点。他此时身在船上也许刚刚迈出船舱,如果不是清凉沁人的晓风,还不会这么早就挂帆起航。“催”字把景物和人物的关系传达出来了。第二句写湖景,描写舟行所见。“绿”字下得极好,和“涨”字结合在一起,给人丰富的色彩想象和运动感,那碧色的湖水仿佛就在眼前漾动,晃人的眼睛。水色苍翠,原野才能与之一色,“平”字也才更好落实。用色彩词代替名物词是古典诗词最具表现力的手法之一,这里是一个典型例证。
后两句写天晴过后,片片油菜田冲击着诗人的乡情。“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这两句是全诗精粹所在。第三句承上启下,为末句作铺。诗人正由长水塘坐船到达嘉兴。路上春雨连绵,水势迅涨。可以想见雨过天晴之后,诗人从船舱中跨出来,那种新鲜、清爽的青春感受。这时他写下了最传神的一句,“菜花香过秀州城”。这一句全写感觉,然而容量也最大,写出了诗人对家乡最独特的那种感受。诗人没有写其他的鲜花,却把那带着泥土芳香的油菜花味突现出来。这花味把诗人浓厚的乡情全唤起来了,像醇酒一样令他陶醉其中。在一片菜花清香中诗人驶过了秀州城。这个“过”字既是船过,也是香过,更是情过,里面蕴含多少联想,引发出多少新的体验,足可令读者作无穷的想象和深思。
前两句,写的是风,是船,是春水、春草,却令读者感到,诗人心中也已晓风拂拂,风帆满满,春潮洋溢,碧草茸茸。后两句,使人想到朴素的民歌。歌手直抒胸臆,不加雕饰,如同童子直言,随口而出,歌声中充满了儿童一般的真诚与坦率,单纯稚拙而又有趣。
古诗作者介绍
查慎行 :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查慎行《三闾祠》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查慎行《三闾祠》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三闾祠》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查慎行《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查慎行《晓过鸳湖》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出自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渡百里湖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早过大通驿
独游南湖
晓过鸳湖
渡黄河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 其三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 其一
寒夜次潘岷原韵
秦邮道中即目
残冬展假病榻消寒聊当呻吟语无伦次录存十六章 其六
酬别郑寒村
秀野草堂图歌次顾十一侠君原韵
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
高斯亿为余画竹以诗报之
秋感
石钟山
平蛮歌为灵川令楼敬思作
三闾祠
甘泉汉瓦歌为侯官林同人赋
大林寺 上人茅斋
与顾梁汾舍人次阁学韩公韵
过凤阳城外 其一
早过淇县
王文成纪功碑
西湖棹歌词 其一
沈客子旧寓都门所居日独树自撰七言古诗曹实庵钱玉友汤西厓皆有和章今来索余补作仍次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