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时间: 2022-11-08 栏目:古诗句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唐代 / 宋之问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还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古诗翻译

洛阳城里,花儿已经开得如雪一般铺天盖地,而陆浑山中的花儿,如今才开始发芽。

早上刚刚辞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晚上又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中。

伊川的桃李正是芬芳面新鲜的时候。在寒食节里,山中的酒也是醉香宜人的。

山野间的老人安居乐业,快活地唱上一曲,唱一唱这身在太平盛世中的人。

古诗解释

陆浑:地名,在今河南嵩县。别业:即别墅。

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清明亦有插柳、戴柳之俗。

伊川:水名。即“伊河”。洛河支流,在河南西部。

酒复春:唐人名酒多用春字,如竹叶春、松醪春、烧春等。

古诗背景

宋之问早年在洛阳为官期间,闲暇时,常到陆浑别墅游览,并时有诗作。《宋之问集》中咏陆浑别墅的诗共存四首,这首诗是其中之一。

古诗赏析

起二句紧扣题目,谓值此寒食清明节候,洛阳城中已是繁英飘荡、缤纷如雪,而陆浑山中则花始绽放。其意并不在说明城中与山中气候景物之异,而是表现诗人追随春天的脚步,从城里转向山中寻觅春光的浓厚兴趣,和对春天由洛阳转至山中这一发现的诗意感受。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对照此诗首二句,可见宋之问早在白氏之先就感受并发现了春之转移这一诗材诗境,只不过白氏明白挑出自己的诗意感悟,近乎宋诗的表现理趣;而宋之问的这两句诗则仅客观展示这一现象,而将自己的感受含蓄于诗中而已。“今始发”,则山中春光方兴未艾,正可尽情享受,开启下文。

三、四两句紧扣题内“还”字,写自己清晨从洛阳出发,晚上已在陆浑别业。这点意思如果直白道出,则根本不成其为诗。诗人不说“早发洛阳”“夕至陆浑”,而说旦别河桥”“夕卧伊川”,这一“别”一“卧”,不仅表达了对洛阳春光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赏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将洛阳与陆浑改成“河桥”与“伊川”,也使干巴巴的地名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和诗意。尤为出色的是在“旦别河桥”与“夕卧伊川”之下分别缀以“杨柳风”和“桃李月”这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洛阳繁花飘雪之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幕春景象和陆浑山中月映桃李正芬芳的景象;而且由于用“杨柳”来形容“风”,用“桃李”来形容“月”,读者仿佛能闻到这“风”中飘送的杨柳的气息,这“月”下散发的桃李的芳香,造语新颖,意象优美。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又一气呵成,显得特别流丽圆转。两句诗就像是两幅情调意境很美的图画,完全可以用它们来作为两幅画的题目。音调的婉转流畅、圆转自如也同样非常突出。可以说兼有诗境美、绘画美和音乐美。虽不像“桃李春凤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样凝练概括,但自有一种天然的风韵和流走的意致。

第五句用顶针格,重复上句“伊川桃李”,以突出陆浑山中春色正浓,蝉联中有流走之势。第六句点明“寒食”节令,应上“桃李正芳新”,并渲染春酒又正新熟。不但春色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花香之外更兼酒香。一“正”一“复”,相互勾连呼应,传达出一种顾盼神飞的神情意态。

七、八两句,以陆浑山中风物之美、生活之惬作收。“野老”指当地居民,也可兼包诗人自己。谓处此山中人无异于尧舜太平盛世的百姓,当酣歌一曲,终老此地。这个结尾,不无歌咏升平的意味。但话说得很艺术,很富诗情,并不是硬贴上去的颂圣尾巴,与全诗的内容风格也比较统一。武后统治时期,统治集团内部尽管矛盾斗争不断,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所歌咏的“太平”,并非纯粹的粉饰之词。

全篇的突出特点是风调的自然流美。清新流丽的语言,一气流走的格调,圆转如珠的韵律,和贯串全诗的浓郁的春天气息,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古诗作者介绍

宋之问 :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宋之问的名句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宋之问《渡汉江》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宋之问《始安秋日》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宋之问《始安秋日》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宋之问《始安秋日》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始安秋日》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还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江州满塘驿》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还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苑中遇雪应制》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宋之问的古诗

江亭晚望

下山歌

放白鹇篇

嵩山夜还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渡汉江

寒食还陆浑别业

渡吴江别王长史

西施浣纱篇

洞庭湖

题大庾岭北驿

渡江汉

题张老松树

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游法华寺

陆浑山庄

始安秋日

嵩山天门歌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苑中遇雪应制

息夫人

送赵司马赴蜀州

忆云门

初到陆浑山庄

卧闻嵩山钟

过函谷关

蓝田山庄

相和歌辞。王子乔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 下一篇:紫骝马古诗原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