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时间: 2022-11-09 栏目:古诗句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明代 / 陈子龙

古诗原文

出自明代陈子龙的《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古诗翻译

昨夜宝刀在匣中幽幽鸣,燕赵的悲歌最能表达壮士心中不平。

易水缓缓流淌,天青草绿,山河依旧,可惜这里已无处送别像荆轲那样的壮士贤良!

古诗解释

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

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

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潺潺: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荆卿:即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行刺未成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古诗背景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诗人母丧服满,这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陈子龙由家乡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赴京途中过易水的时候,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于是援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古诗赏析

明末的诗人,生逢异族入侵之时,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凡有点民族感情的,都该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样下笔成诗,如何抒情达意,却也有高下之分。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即所谓“言近旨远”。此诗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倩,从眼中所见易水实景,引出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全诗运思深沉,情怀激荡,苍凉悲壮,可入司空图《诗品》所言“悲概”一类。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豪迈之士为国尽忠的壮怀激烈的意志;后两句与前两句进行对比,感叹物是人非,山河破碎。全诗悲壮慷慨,苍凉沉痛,表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豪迈之士为国尽忠的壮怀激烈的意志。言志二句:“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志由物显,报国的急切愿望由并刀夜鸣来展现,虽壮怀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论,粗犷叫器。将怀古咏史紧密结合时事与胸中报国热忱,是此诗最大的特色。诗人由易水想到古代的英雄荆轲,想到他慷慨赴死的壮举,油然激起自己奋发向上的豪情斗志。

后两句与前两句进行对比,感叹物是人非,山河破碎。抒情二句:“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情因景生,忧世忧时之情由所见易水景象引出。诗人借易水兴感,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在荆轲活着的年代,对强敌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诗人却只能用“可怜”来表达英雄失路的悲哀,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由易水故事,想到目前女真入侵,国家危机四伏,却无英雄挺身救国,触动胸中浓郁的懊丧与失望,从而产生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

全诗悲壮慷慨,苍凉沉痛,表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这首诗怀古感今,明朗显豁,语言流畅,把对现实政治的强烈抒情融于深沉的咏史之中,洋溢着磊落不平之气。这种忧国忧民、悲壮忧郁的诗格,正是晚明爱国诗作的主旋律。

古诗作者介绍

陈子龙 :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

陈子龙的名句

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出自明代陈子龙的《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出自明代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 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 陈子龙《画堂春·雨中杏花》

出自明代陈子龙的《诉衷情·春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出自明代陈子龙的《画堂春·雨中杏花》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 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出自明代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 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陈子龙的古诗

渡易水

念奴娇·春雪咏兰

蝶恋花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秋日杂感(十首选一)

画堂春·雨中杏花

谒金门·五月雨

小车行

唐多令·寒食

诉衷情·春游

辽事杂诗(八首选—)

日登一览楼

浣溪沙·杨花

山花子·春愁

浣溪沙

天仙子

丑奴儿令 春水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雍熙享先农六首古诗原文
  • 下一篇: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