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时间: 2022-11-12 栏目:古诗句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唐代 / 徐凝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徐凝的《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古诗翻译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古诗解释

牡丹:属毛茛科植物,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初夏 开花,单生,大朵,一般有 红、白、紫三色。

占断:占绝。独占的意思。

好物华:美好的景物。

洛川神女,即“洛神”。三国魏曹植作有《洛神赋》。传说宓(伏)羲之女,名宓妃,溺洛水而死,遂为洛水女神。洛川:洛水。(见《文选》卷十九《洛神赋》注)。

破:突破,超出、胜过的意思。

古诗赏析

该诗赞美牡丹花的仙气神韵。前二句说明牡丹人人爱。 “好物华”就是好景色,城里的好景色让牡丹花占据并垄断了,谁人不喜欢,从人们的普遍爱好和崇尚着笔,直截了当。表面是提问,实是表明牡丹人人皆爱,“占断城中好物华”一句,即是对提问的回答。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无怪人称牡丹是“国色天香”。

“疑是洛川神女作”,以虚拟之笔,将牡丹与传说中的美女洛神比类,曹植《洛神赋》描绘洛川神女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飙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此诗结句“千娇万态破朝霞”,即取意于《洛神赋》,将牡丹之形、态、色以一“破”字托出。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犹言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干姣百媚、千姿百态,神女般地钻出,犹如朝霞样的神奇。 “破”字形象,有种活灵活现的态势。诗人以洛神喻牡丹,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诗人是用了加倍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古诗作者介绍

徐凝 :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徐凝的名句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徐凝《庐山瀑布》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出自唐代徐凝的《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徐凝《七夕》

出自唐代徐凝的《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出自唐代徐凝的《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出自唐代徐凝的《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出自唐代徐凝的《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徐凝《七夕》

出自唐代徐凝的《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出自唐代徐凝的《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出自唐代徐凝的《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今古一作:千古)

出自唐代徐凝的《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今古一作:千古)

出自唐代徐凝的《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出自唐代徐凝的《七夕》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出自唐代徐凝的《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出自唐代徐凝的《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一作:千古)

出自唐代徐凝的《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一作:千古)

出自唐代徐凝的《庐山独夜》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徐凝的古诗

八月十五夜

春雨

金谷览古

古树

庐山瀑布

观钓台画图

庐山独夜

和秋游洛阳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牡丹

八月望夕雨

天台独夜

奉酬元相公上元

寄白司马

送李补阙归朝

和嘲春风

山鹧鸪词

忆紫溪

武夷山仙城

白人

七夕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其二

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

忆扬州

问渔叟

荆巫梦思

伤画松道芬上人(因画钓台江山而逝)

寄海峤丈人

正月十五夜呈幕中诸公

相思林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金章太守章古诗原文
  • 下一篇:西平乐古诗原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