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益的《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古诗翻译
卧在珍贵的竹席上,思念悠悠随流水远去。风云突变,千里佳期一下子破灭了。
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
古诗解释
水纹珍簟(diàn):编织着水纹花样的珍贵竹席。
思悠悠:思绪很多。悠悠:漫长,遥远。“水纹”句写独宿无眠,回忆往事。
佳期:本指好时光,引申为男女约会的好时机。“千里”句是说,由于风云突变,千里佳期一下子破灭了。
古诗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蒋防《霍小玉传》中说,李益早岁入长安应试,与霍小玉相爱,立下结为终身伴侣的誓言。后来,李益回乡探望母亲,不料其母已给他和表妹卢氏订婚。迫于封建礼教,他不敢违拗,霍小玉也为此饮恨抑郁而死。但此诗与霍小玉是否相关有待考证。
此诗描写主人公与喜欢的女子约会不至而感到失望、无奈,甚至绝望不已的心情。诗中主人公望穿秋水,苦苦等待,奈何伊人爽约,于是失望之极,形象地表现了失恋的痛苦。全诗语言简练,以美景烘托和渲染愁情,用虚拟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诗境含蓄深邃,在唐代众多描写男女情事的小诗中别具一格,历来为世人所传诵。
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见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不禁失眠。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观赏之心。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自己是自己,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诗艺术上的另一特点是用虚拟的手法,来加强语气,突出人物形象,从而深化主题。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心情与外景的不协调,既是眼前情况的写照,更预设了今后的情景。“从此无心”四字表示决心之大,决心之大正见其痛苦之深,终生难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现出诗人的心灰意懒,又描绘出主人公的任性、赌气的个性特点,逼真而且传神。这种虚拟的情景,没有借助任何字面勾勒,而是单刀直入,直接表达虚拟的境界,与一般虚拟手法相比,又别具一格。
古诗作者介绍
李益 : 李益,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出自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自唐代李益的《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射一作:定)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李益《塞下曲·其一》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李益《从军北征》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李益《上汝州郡楼 / 上汝州城楼》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益《塞下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李益《江南曲》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李益《度破讷沙二首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李益《春夜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李益《上洛桥》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李益《从军北征》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出自唐代李益的《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射一作:定)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李益《宫怨》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李益《塞下曲》
出自唐代李益的《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李益《上洛桥》
出自唐代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自唐代李益的《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李益《上汝州郡楼 / 上汝州城楼》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李益《隋宫燕》
出自唐代李益的《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出自唐代李益的《度破讷沙二首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
出自唐代李益的《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登长城
塞下曲 其三
边思
夜上受降城闻笛
江南曲
统汉烽下
赋得垣衣
喜见外弟又言别
逢归信偶寄
立秋前一日览镜
塞下曲 其二
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赴邠宁留别
度破讷沙二首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赠毛仙翁
行舟
塞下曲
听晓角
从军北征
塞下曲·其一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春夜闻笛
竹溪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一作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写情
水宿闻雁
汴河曲
观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