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毛滂的《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古诗翻译
纷飞的白雪,时而像翻穿绣帘的蝴蝶,时而像万千天女散花舒袖长舞,时而像落花飘洒,时而像飞絮蒙蒙,总是在回忆灞桥分别后的情形。
深夜时梅花的清香从窗外飘入室内的斗帐中,任凭幽深的月光和浓厚的云层覆盖着整个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温暖的流苏帐中,只是可怜后庭的梅花,被风吹落了许多。
古诗解释
上林春令:词牌名,前后段各四句。
蝴蝶:喻雪片飞舞。
回:指飘飞。
灞桥:这里语含双关,灞桥义是唐人折柳饯别之处所,此扣离别之意。
漏:即漏箭,为古代宫中计时器具。
月深云厚:指积雪。
流苏:帘帐上垂下来的继子,用彩羽或丝织品制成,起装饰作用。这里泛指帘幕。
古诗背景
此词为作者某年十一月三十日见雪而作。毛滂醉心文学,性爱丘山。从政的五十多年,正是北宋政坛剧烈动荡、反覆、最终走向全面黑暗、腐败以致灭亡的风风雨雨半个世纪。毛滂的仕宦生涯也深深笼罩在党争的巨大阴影下,并饱受其殃害,它清晰地折射出北宋特殊政治文化的时代色彩。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下片写雪的静态美,寄托词人孤高志趣。该词托物言志,采用比喻、衬托、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梅花不畏严寒的赞美,寄托着词人不同流俗的志趣。
这是一首咏物词。刘熙载云:咏物应“不离不即”(《艺概》),意即咏物而不滞于物,也就是说好的咏物诗词既要做到曲尽妙处,又要在咏物中言情、寄托。本首咏物词就有“不离不即”之妙。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蝴蝶初翻帘绣”三句,描写纷飞的白雪,时而像翻穿绣帘的蝴蝶,时而像万千天女散花舒袖长舞,时而像落花飘洒,时而像飞絮蒙蒙。这里采用博喻的方法,将雪比做“蝴蝶”、“玉女”、“落花”、“飞絮”,用这些事物来比拟,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比喻,可以比声音、比形象、比情态、比心情、比事物,但都要抓住两者之间的可比之处。
这首词的比喻,主要是比形象、比情态。蝴蝶穿帘的形象,是比拟雪花的轻而美,玉女飞舞的形象,比拟雪花洁白而飘逸,落花比拟轻飏而凄清,飞絮比拟雪花飘洒而色白。这些比喻都是新奇的想象,富有独创性,自然、精当,达到了“喻巧而理至”的效果。正因这些喻体都含着一个“飘”意,就为歇拍的抒情句“长忆著、灞桥别后”作了铺垫,从而寄寓了羁旅在外,飘泊异乡的愁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因上片巧妙用典,如“落花”、李白的“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而加浓了诗的意境。“灞桥”暗用了王勃“客心千里倦,春争一朝归。还伤北国里,重见落花飞”(《羁春》)。
下片写雪的静态美,寄托词人孤高志趣。姚铉说:“赋水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见贺裳《皱水轩词筌》)这是说写咏物诗词,可正面描写,也可侧面描写,或以反衬手法出之。本首下片,词人就用寒梅来衬白雪,既勾画了雪之洁白,又表现了梅之高格,从而寄托了词人的孤芳、高洁的志趣。“浓香斗帐自永漏”一句,写梅花在雪后深夜之时开放,清香从窗外飘入室内的斗帐中。“浓香”代指梅花。“漏永”即“永漏”,意夜深。
“任满地、月深云厚”一句,既写夜晚的雪景,如厚厚云絮铺满大地,似皎洁月光洒向原野。天宇大地,上下辉映,好一个银白世界。它静无纤尘,多么玲珑剔透。在这静穆的天地间,有一枝寒梅怒放,散着浓香,衬托着洁白的雪更加光洁隽美了。歇拍“夜寒不近流苏,后庭梅瘦”,又是一个抒情句。赞美雪中梅花不畏寒冷,不同流俗,不趋炎势,只在冰清玉洁中独弄清影。这白雪寒梅的形象又寄托了词人孑然独立的志趣。
本首咏物词,既用博喻修辞法,将雪作多角度的正面描绘,表现了雪之多姿多彩的动态美;又用衬托法,以清高的梅衬洁白的雪,创造了冰清玉洁的意境,表现了一种玲珑的静态美,在动与静、虚与实的结合中,融进词人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秀雅飘逸的风格。
古诗作者介绍
毛滂 :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出自宋代毛滂的《踏莎行·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毛滂《踏莎行·元夕》
出自宋代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出自宋代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出自宋代毛滂的《踏莎行·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出自宋代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出自宋代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
出自宋代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
出自宋代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
出自宋代毛滂的《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
出自宋代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出自宋代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
出自宋代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
出自宋代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出自宋代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出自宋代毛滂的《烛影摇红·送会宗》 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橘奴无恙,蝶
出自宋代毛滂的《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出自宋代毛滂的《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
出自宋代毛滂的《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出自宋代毛滂的《烛影摇红·送会宗》 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橘奴无恙,蝶
渔家傲
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
踏莎行·元夕
烛影摇红·送会宗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春词 其四
相见欢(秋思)
临江仙·都城元夕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临江仙(宿僧舍)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春词
点绛唇 其四 家人生日
送茶宋大监
鹊桥仙(烛下看花)
次韵张台卿桃花诗
仆性懒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数
青玉案(新凉)
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
生查子·富阳道中
和孙守三月二十七日开宴
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
遍地锦 孙守席上咏牡丹
对岩桂一首寄曹使君
菩萨蛮(定空赏梅)
跋李伯时醉僧图
立秋日破晓入山携枕簟睡於禅静庵中作诗一首
充叟九兄以书问鄱阳官况因亦问讯
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