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时间: 2022-11-21 栏目:古诗句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唐代 / 白居易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古诗翻译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群山环绕,湖水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松树在山上排开层层一片翠色,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犹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的毛毯上绒头,舒展的新蒲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裙飘带。

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这风景如画西湖。

古诗解释

乱峰:形容山峰很多。西湖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葛岭等。乱,缤乱。

排:排列松树众多,故称“排”。

点:明月一轮,故称“点”。

线头:指毛毯上的绒头。抽:抽出、拔出。

裙带:裙子上的飘带。蒲:香蒲,湖上生长的一种水草。

勾留:稽留,耽搁。

古诗背景

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者于公元822年(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七月,出任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长庆四年五月底离杭赴洛阳任所。此诗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大约是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春,作者在杭州住期将满,就要离开之前所作。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诗。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 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从艺术上看,《春题湖上》最精采的是中间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比喻的精妙,表现在比物与被比事物的密合无间上。用翡翠比喻松树的绿色,用明珠比喻夜半时分高而远的明月,用碧毯细短的线头比喻幼小的绿色秧苗,用青罗裙飘拂的长带比喻舒展着的绿色的蒲叶,无不妥贴入微,真切动人。同时,诗人对湖上春光的珍惜与爱悦的感情,也在这几个比喻中自然地隐隐泄出。全诗由于有了中间这四句精当传神的比喻,一二句中的“似画图”才有了充实的具体内容,末两句的“勾留”之意才得以顺势推出。

“画图”二字是诗眼,下五句皆实写画图中景,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

古诗作者介绍

白居易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

白居易的名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白居易《长恨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长恨歌》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白居易《梦微之》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白居易《母别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白居易《卖炭翁》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白居易的古诗

夜泊旅望

题杨颖士西亭

琵琶行 / 琵琶引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池上

除夜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和春深二十首

忆江南三首

长恨歌

丘中有一士二首 其二

对酒五首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其二

快活

眼暗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六

小池二首 其二

忆江南词三首

慈乌夜啼

岁暮

忆江南·江南好

问刘十九

送萧处士游黔南

六年秋重题白莲

问皇甫十

采地黄者

步东坡

闲居春尽

卖炭翁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答吴均诗三首
  • 下一篇:5个字优美的诗句,好听的5字诗句(43句)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