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古诗翻译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古诗解释
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原为象声词,如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马蹄声。《诗经·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楚辞·九怀·蓄英》有“秋风兮萧萧”,《史记·刺客列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
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宋代有龙团、凤团、小龙团等多种品种,比较名贵。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
随分:随便,随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古诗背景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草木本无知,所以,梧桐之恨,实为人之恨。从而借景抒情,绘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因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醒来唯觉瑞脑熏香,沁人心脾。三、四两句分别着一“喜”字“宜”字,似乎写欢乐,实际它不是写喜而是写悲。“酒阑”谓饮酒结束的时候。“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酒饮得多,表明愁重。“瑞脑”,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宜”表面似乎是说香气宜人,实则同首句的寒日一样,是借香写环境之清寂,因为只有清冷寂静的环境中,熏香的香气才更易散发,因而变得更深更浓,更能使人明显感觉到。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犹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思乡心情自况。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著名的《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这两句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来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乡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凉。“犹”、“更”这两个虚词,一写主观错觉,一写内心实感,都是加重描写乡愁。结句是为超脱语。时当深秋,篱外丛菊盛开,金色的花瓣光彩夺目,使她不禁想起晋代诗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我宽解起来:归家既是空想,不如对着尊中美酒,随意痛饮,莫辜负了这篱菊笑傲的秋光。“随分”犹云随便、随意。下片写饮酒之因,是对上片醉酒的说明:本来是以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之想,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无限乡愁。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词中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
古诗作者介绍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出自 宋代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深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声声慢·寻寻觅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残花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丑奴儿·晚来一阵风兼雨
武陵春·春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满庭芳·小阁藏春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蝶恋花·暖日晴风初破冻
点绛唇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永遇乐·落日熔金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临江仙·梅
殢人娇 后庭梅花开有感
打马赋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题八咏楼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钓台 / 夜发严滩
金石录后序
行香子·七夕
新荷叶·薄露初零
长寿乐·南昌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