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霑同:沾)
古诗翻译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古诗解释
九日: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浴登高饮菊花酒。
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曾任池州刺史。
翠微:这里代指山。
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里糊涂。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后遂以“牛山悲”等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指对事物迭代感到悲哀。),即其地。
古诗背景
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命运相仿,皆是怀才不遇,所以在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尾联是说,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这里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乎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积,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乐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的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呢?除了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斥,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丹阳(今属江苏)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古诗作者介绍
杜牧 :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杜牧《紫薇花》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二首》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杜牧《遣怀》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出自唐代杜牧的《送人》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杜牧《西江怀古》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出自唐代杜牧的《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杜牧《南陵道中 / 寄远》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杜牧《题乌江亭》
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处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山行
清明
登九峰楼
赤壁
泊秦淮
怀钟陵旧游四首 其二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归家(一作赵嘏诗)
秋夕
台城曲二首
书怀寄中朝往还
江楼晚望
念昔游三首 其三
赠别二首
江南春
惜春
岁旦朝回口号
题乌江亭
送杜顗赴润州幕
春日古道傍作
盆池
留赠
阿房宫赋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村行
赠别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怀吴中冯秀才
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