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时间: 2022-12-08 栏目:古诗句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唐代 / 王勃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古诗翻译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古诗解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古诗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古诗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第一句是主观化地写景:“长江悲已滞”。长江不会有悲感,有悲感的是诗人;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并无半点停滞,认为它滞重不畅的也是诗人。诗人为什么会有此感觉?第二句就清楚地说了出来:“万里念将归”。原来,他远离家乡滞留于此地山中已太久太久。“万里念将归”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从字面上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诗人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了他思乡的愁绪。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兴”之意。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之妙。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古诗作者介绍

王勃 :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的名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王勃《滕王阁序》

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王勃《滕王阁序》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王勃《滕王阁序》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王勃《山中》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王勃《滕王阁诗》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王勃《送卢主簿》

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王勃《落花落》

出自唐代王勃的《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版本一)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出自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的古诗

滕王阁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山中

寒夜思友三首 其三

山亭夜宴

春庄

咏风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秋江送别二首

郊园即事

早春野望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其二

送卢主簿

幽居

白下驿饯唐少府

羁春

铜雀妓二首

秋夜长

滕王阁诗

益州夫子庙碑

对酒春园作

林塘怀友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春园

九日

别薛华

麻平晚行

春日还郊

登城春望

寺中观卧像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式佛像铭古诗原文
  • 下一篇:登锦壁诗古诗原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