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时间: 2022-12-14 栏目:古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代 / 宋之问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古诗翻译

飞来峰山高陡峻,草木葱茏,寺中殿宇肃穆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潮。

中秋时节寺中桂花飘落,佛香冉冉好似飘向天外的云雾。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剖开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山花迎着薄霜开得更旺,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年轻的时候爱好远处奇异美景,可以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漫步踏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古诗解释

鹫(jiù)岭:本是印度灵鹫山,这儿借指灵隐寺前的飞来峰。

岧(tiáo)峣(yáo):山高而陡峻的样子。

龙宫:泛指灵隐寺中的殿宇。

浙江潮:杭州的钱塘江又称浙江,故而浙江潮就是指钱塘江潮。

桂子:即桂花。

扪(mén)萝:攀援藤萝。扪,持、执。

登塔远:攀登远处的古塔。

刳(kū):剖开。

取泉遥:到远处去取水。

更发:(开得)更加旺盛。

凋:凋落。

夙(sù)龄:年轻的时候。

尚:喜欢。

遐:远。

异:奇异的美景、胜地。

搜:寻求。

涤:洗涤。

烦嚣:尘世间的烦恼和喧嚣。

石桥:指天台著名的风景石梁飞瀑。

古诗背景

公元710年(唐中宗景龙四年),宋之问贬为越州长史,离京赴越。这首《灵隐寺》是他途中经过杭州,游灵隐寺时所作。

古诗赏析

这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从飞来峰入手,写到灵隐寺本身和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写到诗人出来后的感想和打算。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整体上看清新雄壮,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

首联描述灵隐寺的地理位置和概貌:“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是说静穆的寺院座落在高峻葱郁的飞来峰山麓,更显得庄严清寂。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指灵隐山的北高峰即飞来峰。郁:茂盛葱茏之意。岧峣:高峻;高耸。龙宫:借指灵隐寺,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说经法,佛祖所在之地故称龙宫。“锁”

字透露出佛门清静空寂的永恒。“鹫岭”、“龙宫”,连用两个典故,上下对得精切自然,神话色彩浓郁,引人浮想联翩。排律首联一般不对偶,而这里对得流走自然,给读者以整齐和谐的美感。

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上句写的是远景,海上日出,光芒四射,红霞满天。下句写的是近景,江潮澎湃,白浪滔滔。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胸怀,壮人豪情,怡人心境,这两句以工整的对仗和壮观的景色成为千古流芳的佳句。这里的字句并不奇异,辞藻也不繁富,然而却能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第三联“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子:桂树的种子。桂树开花不结子。天竺桂结子。传说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高气爽时节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降落,称为桂子。天香:祭神的香。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月宫桂子撒落下来,纷纷扬扬,异响阵阵;龙宫中的香烟袅袅升起,直入云天,上下交织成一个清幽空灵之境。这联诗借用神话传说表现了灵隐寺声色香怡人的特色。

诗的前三联是正面写灵隐寺,下面三联转入侧面衬托。诗人以游山寻胜的所观所感为灵隐寺绘出了一个清幽旷远的背景:藤萝覆道,古塔遥望,泉流潺潺,山花傲霜凌冰。这一切都显示出古朴、静洁、脱俗之美。诗人深受此胜境的感应,不由自主地赞叹: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他自幼向往各处的奇山胜景,这次寻幽访胜如愿以偿了,使他忘了人世间的烦恼和焦燥。

最后一联“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这是写诗人的幻觉,他已经沉醉了,误把灵隐当作天台,竟有点飘飘欲仙了。天台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石桥传说是神仙所居之处,“汉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二女子,留半年求归,抵家已七世矣。”诗中暗寓了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以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赞叹灵隐寺地势山水环境的优胜,简直可以和天台媲美。

整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第一联,从外部环境飞来峰入手,接着写到灵隐寺,第二、三两联写的是灵隐寺中的景色,四、五两联是从灵隐寺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两联是诗人离开时的感想和打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并在诗歌的结尾稍稍表示出了他出世归隐的意向。全诗意境开阔,构思奇妙,景色描写清丽淡远,开启了唐代山水诗的道路。

古诗作者介绍

宋之问 :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宋之问的名句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宋之问《渡汉江》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宋之问《始安秋日》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宋之问《始安秋日》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宋之问《始安秋日》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始安秋日》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还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江州满塘驿》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还陆浑别业》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苑中遇雪应制》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宋之问的古诗

江亭晚望

下山歌

放白鹇篇

嵩山夜还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渡汉江

寒食还陆浑别业

渡吴江别王长史

西施浣纱篇

洞庭湖

题大庾岭北驿

渡江汉

题张老松树

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登禅定寺阁(一作登总持寺阁)

游法华寺

陆浑山庄

始安秋日

嵩山天门歌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苑中遇雪应制

息夫人

送赵司马赴蜀州

忆云门

初到陆浑山庄

卧闻嵩山钟

过函谷关

蓝田山庄

相和歌辞。王子乔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战城南古诗原文翻译
  • 下一篇:感情经典诗句,感情诗句大全(67句)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