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世民的《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古诗翻译
在狂风中才能识别出坚韧的草木,在乱世里方能分辨出忠诚的臣子。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古诗解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古诗背景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古诗作者介绍
李世民 :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李世民《元日》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李世民《望雪》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李世民《咏雨·其二》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李世民《咏雨》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元日》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守岁》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望雪》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守岁》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望雪》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李世民《咏雨·其二》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望雪》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咏雨·其二》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咏雨·其二》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咏雨》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元日》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咏雨·其二》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守岁
远山澄碧雾
望终南山
山阁晚秋
初夏
咏雨
咏雨·其二
帝京篇十首 其七
赋得早雁出云鸣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望雪
元日
执契静三边
赋得樱桃
咏烛二首
帝京篇十首 其八
饮马长城窟行
帝京篇十首
临洛水
帝京篇十首 其十
帝京篇十首 其六
帝京篇十首 其二
春日望海
除夜
咏饮马
句
咏雪
赋尚书
帝京篇十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