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时间: 2022-12-21 栏目:古诗句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唐代 / 张谓

古诗原文

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古诗翻译

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并不知道临近水边的寒梅是提早开放,以为是枝头上的白雪经过一冬仍然未消融。

古诗解释

迥(jiǒng):远。

傍:靠近。

发(fā):开放。

经冬:经过冬天。

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古诗赏析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古诗作者介绍

张谓 : 张谓(?--777年)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

张谓的名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出自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出自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出自唐代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出自唐代张谓的《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的古诗

题长安壁主人

别睢阳故人

同王征君湘中有怀

郡南亭子宴

送裴侍御归上都

题故人别业

道林寺送莫侍御

夜同宴用人字

登金陵临江驿楼

春园家宴

送卢举使河源

郡南亭子宴(一作春宴)

邵陵作

官舍早梅

辰阳即事

早梅

西亭子言怀

寄李侍御

过从弟制疑官舍竹斋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赠乔琳(一作刘昚虚诗)

玉清公主挽歌(代宗之女)

同诸公游云公禅寺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夜同宴,用人字

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送皇甫龄宰交河

湖上对酒行

    【古诗句】栏目
  • 上一篇:表白 诗句,诗词表白(42句)
  • 下一篇: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